行人死傷…議員批中市府玩數字遊戲 交通局瞄準3方向改善
臺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已透過數據分析、現場會勘等方式,積極針對行人事故死亡部分改善,將優先從高齡者、夜間行人與學童3方向着手。本報資料照
臺中市去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但行人死亡人數反而上升,市議員今天批評市府只宣傳死亡人數下降,刻意忽略行人死亡上升,是玩數字遊戲。交通局表示,有注意到行人死亡人數上升,也力推改善措施,將瞄準高齡者、夜間行人與學童3方向。
臺中市議會今天開議,無黨籍議員吳佩芸痛批,市府不斷說中市交通事故死傷減少是六都最高、步行便利性全球50強等等,但臺中去年行人死傷2833人、死亡55人都是全國最高,死亡人數較2023年增加8人;市府宣傳「最友善步行城市」只是自爽,應面對數字、積極改善行人安全。
交通局長葉昭甫欲當場說明,遭吳佩芸打斷無果;葉會後受訪表示,今天上午市政會議的專案報告有說明行人死亡數字,市府並未刻意隱匿行人死亡上升的狀況,也透過資料分析、路口現勘等方式規畫改善方針。
葉昭甫指出,從事故熱點來看,行人死亡車禍主要集中在下午6時到8時、晚上8時到10時、上午4時到6時,都是天色昏暗、光線較差的時間;肇事原因主要是車輛未依規定禮讓行人,約佔36%;死者年齡分佈,65歲以上的長者爲37人,佔一半以上。
葉昭甫表示,市府將優先針對高齡者、夜間行人與學童3方面改善,具體措施包含建置行人友善區、改善校園周邊道路、易肇事路段設置阻隔或穿越設施、路口行人設施改善、非號誌化路口改善、增設人行道、人行道障礙物排除等等。
葉昭甫說,內政部去年開始補助行人安全工程改善,中市府已爭取到5.2億元,佔總補助額的26%,可能還是不夠,會再積極爭取;市府也會針對每個路口特性分析、現地會勘,找出原因、研擬方案。去年全臺完成799處易肇事路口改善,臺中完成63處,會持續推動、改善。
市長盧秀燕表示,她上任第二年遭遇疫情,民衆較少外出,交通事故不嚴重,2023年疫情結束,民衆較放鬆,交通事故飆高,成爲全國最嚴重區域,去年加強改善,已獲得成效;行人交通事故中死亡高齡者過半,拜託交通局和社會局合作,透過關懷據點、長青學苑,以及區裡系統接觸長輩,加強宣導。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經過去年一整年改善,交通事故死亡已獲得改善;行人事故死亡高齡者佔超過一半,請交通局與社會局合作加強宣導。圖/市府提供
無黨籍臺中市議員吳佩芸批評,市府無視行人事故死亡上升,只會宣傳整體死亡人數下降,是玩數字遊戲。圖/吳佩芸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