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會所5週年 走入立院參與修法 精障者:感到光榮

精障者凱富(左)感性表示:「對我來說,讓別人看到雖然生病,仍然關注大衆的權益,這很有意義。」記者林琮恩/攝影

「對我來說,讓別人看到雖然生病,仍然關注大衆的權益,這很有意義。」精障者凱富感性表示,過去深陷疾病與貧窮的循環難以脫身,藉由參與會所、走入立院,是十分難得的經驗。興隆會所今年成立滿5週年,昨天舉辦成果展,會所今年度二大進展,系成立「社區走跳組」推廣會所精神,並參與「社會救助法」修法行動。

「會所」是精障者社區支持社羣,持有精神障別身障證明的精障者,可至會所參與活動。以興隆會所爲例,分爲行政組、餐飲組、社區走跳組等多個組別,由會所工作者與精障會員共同處理日常庶務,並對外發聲。

凱富說話結巴,但作爲發言人,在公聽會上必須面對立法委員、媒體記者提問,會所成員於是共同擬具發言稿,讓凱富一字一句說出倡議內容。會所主任張美琦說,興隆會所鄰近低收入戶聚集的安康平宅,不少會員屬於低收、中低收族羣,今年適逢選舉年,會員便共同發起「社救法」修法行動。

主責會所社救法修法行動的工作人員林建宇則說,自己關注社會運動多年,參與修法倡議對其他團體來說或許自然而然,但對於精障團體來說卻十分不易。張美琦則說,法案內容複雜、難懂,會所工作人員便以「跟立委拍照」吸引會員,實際參與後,不少會員表示,沒想到進立院不只是拍拍照,還能參與修法討論、接受媒體採訪,認爲以精障者身份出現在報紙頭條「是很光榮的事」。

衛福部社家署推動精神會所布建,預計至114年全臺將設置49處會所。興隆會所是臺灣最早成立的會所之一,各地方民間團體藉由2周的學習機會取經。張美琦表示,爲延續與全臺會所的連結,興隆會所除舉辦多次讀書會,也辦理共識營,會所經營者能交流經驗,會員也能認識新朋友,有會員一試成主顧,主動存錢每3個月搭火車至桃園會所交流。

會所的「社區走跳組」會員走入文山區的醫院、身心診所,也至輔仁大學、法官學院等處,向不同身份人士宣導會所精神。會所也邀請PGY醫師、執業心理師以及媒體記者等觀摩,要讓社區更認識會所。會員明川說,參與社區走跳組對自己的復元幫助很大,尤其大家一起走出去的夥伴關係,「讓我很喜歡待在這個組別。」

本次成果展,亦設計霸凌體驗區,要請觀展民衆感受精障者遭社會權力人士打壓的處境,並規劃穿越迷霧,觀展者能體驗精障者歷經自我懷疑至復元的過程;社救法修法專區,則細數會所成員參與修法的歷程,並貼出多張珍貴照片。

主責會所社救法修法行動的工作人員林建宇則說,自己關注社會運動多年,參與修法倡議對其他團體來說或許自然而然,但對於精障團體來說卻十分不易。記者林琮恩/攝影

社救法修法專區詳述會員參與修法各項歷程。記者林琮恩/攝影

成果展的「穿越迷霧」呈現精障者心境。記者林琮恩/攝影

興隆會所主任張美琦說明與全臺各會所交流細節。記者林琮恩/攝影

民衆觀看成果展的「霸凌體驗區」。記者林琮恩/攝影

興隆會所今年成立滿5週年,昨天舉辦成果展,現場座無虛席。記者林琮恩/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