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一線觀察|中交集團:擦亮中國基建國家名片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題:中交集團:擦亮中國基建國家名片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  建造了一大批“世界第一”“中國之最”的超級工程和大國重器,擦亮了“中國港”“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裝備”的國家名片……  作爲全球領先的特大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持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在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爭當走在前列的中國企業。

“超級工程”跨山越海

6月的長江,一條鋼鐵巨龍橫跨其上,架於兩岸,巍峨壯觀。  這是長江上又一座超級大橋——常泰長江大橋。日前,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實現全線貫通。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車後,江蘇泰州到常州的車程將從1個多小時縮短到20分鐘。  世界之最的超級工程,背後離不開中交集團研發的“超級裝備”“超級材料”的科技支撐。  常泰長江大橋全橋共有91個大節段,最大單體重量爲1866噸,傳統吊機難以吊起。爲此,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二航局“請”出了1800噸級、能實現實時監控施工狀態的全球最大噸位橋面吊機,高效助力大橋建設進程。  世界級跨度的斜拉橋,最關鍵的受力設備斜拉索也必須是世界級的。由建設團隊採用施工的斜拉索抗拉強度最高達2100兆帕。“如果換算成壓力,這個強度就好比在一個拇指指甲蓋上停了15輛小轎車。”中交二航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負責人種愛秀說。  跨越陸河,暢行神州。從港珠澳大橋到杭州灣大橋,從上海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到唐山曹妃甸工程……一座座聯通全國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以獨具匠心的創新科技成果,創造了諸多中國乃至亞洲和世界水工、橋樑建設史上的“第一”。  截至2024年6月,中交集團在橋樑、港口、道路、裝備製造等優勢領域擁有有效專利38136項,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474項,主導編制了我國交通行業建設類70%的標準規範,爲加快推進我國交通強國建設不斷髮揮關鍵作用。

綠色發展轉型升級

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多年凍土區里程達到227公里……這是通往青海玉樹地區“生命線”——共玉高速公路的“基本數據”。  作爲我國首條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高速公路,中交集團在建設過程中不僅攻克了“凍土消融”的世界性技術難題,也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其中。  “共玉高速在建設過程中要經過‘中華水塔’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必須要注意沿途生態保護。”中交一公院副總工程師陳建兵介紹,建設團隊根據當地高寒脆弱的特點,構建起以“路基清表草皮移植技術”“高海拔高寒地區植草技術”等爲主的高海拔高寒地區公路建設生態防護綜合體系,“不僅能夠實現邊坡綠化防護同步、同期,也能爲生態保護提供足夠科學依據”。  近年來,中交集團在公路、橋樑、隧道等領域智能化綠色化建造水平大幅躍升,智慧綠色港航產業高質量發展,3個項目入選國家綠色“一帶一路”案例,傳統產業技術智能化綠色化升級不斷取得新進展。  “中交集團將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緊跟數字化、綠色化趨勢,在‘大交通、大城市、江河湖海’領域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爲推動集團綠色高質量發展不斷鞏固擴大領先優勢。”中交集團總工程師汪雙傑說。

對外開拓鍛造國際化建設力量

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車的蒙內鐵路,到今年爲止已成功運營7年。這不僅是肯尼亞獨立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也是當地有名的綠色生態路線。  蒙內鐵路穿越肯尼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察沃國家公園,沿線區域棲息着大量非洲野生動物物種。如何讓鐵路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設計14處大型動物通道,架設橋樑高達7米,長頸鹿無需低頭就能通過;  設置100多個涵洞,既方便斑馬等動物飲水,也方便小型動物穿過鐵路;  在公園和溼地路段設置防護柵欄和高路基,防止動物爬上鐵路與火車相遇;  ……  以創新思維建設重大交通基礎設施,中交集團不僅在國內取得突破,也走出國門,讓世界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建設力量:  填海造地,科倫坡港口城是斯里蘭卡第一個進行總體規劃的海濱新城,中國建設者和管理者帶來先進的技術、設備、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成爲中斯兩國互利共贏的典範;  聯通陸海,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代夫首座現代化橋樑,攻克了珊瑚礁地質上設計跨海大橋的難題,讓首都馬累與機場島從此可以“毫無困難地往返”;  縮短空間,鐵布高速公路是科特迪瓦國家高速公路幹線的一部分,建成通車後讓科特迪瓦多個重要城市感受到了中國科技帶來的“中國速度”;  ……  “以‘科技強基、人才強基’爲鮮明導向,中交集團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投資項目超過3000個。未來,我們將在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上主動作爲,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鍛造中國基建‘硬核’力量。”汪雙傑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