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是縣域銜接大城市的“齒輪”

原標題:新型城鎮化是縣域銜接大城市的“齒輪”

縣域處於創新鏈條的末端,也是銜接城市科技創新的關鍵節點,雖然當下創新驅動的短板弱項在縣域,但動能活力、優勢後勁也在縣域。

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爲基本內涵。縣域作爲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國家與社會的關鍵節點,在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使鄉村“上升”的優勢要素與城市“下沉”的過剩要素交匯,推動了構成生產力三要素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推動了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的創新性配置與深層次協作。縣域新型城鎮化可以破解城鄉要素二元分割的弊端,促進城鄉雙向開放,帶動各類要素雙向循環流動,形成對鄉村生產要素的補充與優化。

使科技創新“下得去、融得進”

新型城鎮化需要健全完備的、新型的公共服務體系,這不僅是優化鄉村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一環,也是孕育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環境,打造前沿科創成果高效轉化的綠色通道。

優化“研發創新在都市、承接、生產轉化在縣域”的格局,強化縣域承接都市圈和城市羣科技外溢的功能。通過新型城鎮化推進縣域融入都市圈和城市羣發展,使新型城鎮化成爲縣域銜接大城市的“齒輪”,使科技創新“下得去、融得進”,並最終在鄉村實現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

一方面,縣域相較於城市具有孕育第一產業領域科技創新的優勢土壤,且縣域經濟發展各具特色,相應的科技創新環境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於縣域內歷史悠久的“有根”產業、特色產業多分佈、發軔於廣大鄉村,所以,在此基礎上,要結合農業農村區域,合理佈局打造具有特色的基礎設施體系。針對前沿成果在農業農村的“斷鏈”現象,合理規劃水、電、氣、路、網等各項基礎設施工程。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以實現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的發展目標。依託特色產業,結合數智化更新和技術改造,研發關鍵核心技術及產品,力爭使縣域成爲科技創新活力奔涌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農業農村全面實現現代化。

爲鄉村振興帶來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

在縣域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鄉要素優化組合的基礎上,科技創新實現對鄉村傳統要素的躍升,使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也呈現出新質態。首先,鄉村會逐漸完善具有科技創新屬性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設備作爲新型勞動資料。其次,數據、信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物質形態的新型勞動對象也被廣泛結合應用於鄉村振興領域。在此基礎上,會產生能夠適應現代先進技術和裝備,熟練掌握新型生產工具,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從事知識性勞動和複雜勞動的新型勞動者。

縣一級承上啓下,要素完整,功能齊備。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有助於大幅度提升對全要素的整合、統籌,形成城鄉互補、工農互促、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尤其是要素單一、分散、規模較小的鄉村更要“跳出鄉村看鄉村振興”,通過縣域範圍內突破村、鄉界限壁壘的整合,形成要素集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爲更好地促進城鄉要素融合,需要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全面、系統的政策體系,統籌推進戶籍制度、公共服務制度、土地產權制度的改革。依託縣域特色,對城鄉要素建立優化組合的創新政策、制度。發揮政策、制度之間的互補性,使各項政策、制度相互配合、協同發力,爲鄉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充分發揮縣域的比較優勢

近年來,湖北省作爲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區,以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發展爲切入點推動新型城鎮化,發揮縣域綜合統籌的功能,建設農業產業強縣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羣縣。縣域的主體構成是鄉村,這也賦予了縣域相較於城市,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生態、人文稟賦。要充分發揮縣域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與縣域資源稟賦相適應的產業,按照生態產業、文化產業、特色產業等集中佈局、集聚繁榮、集約低碳、集約高效,形成區域特色。

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要積極承接鄰近大城市的產業、功能的適配遷移,並實現與鄉村產業的聯結,促進鄉村產業升級轉型。以縣域打造適應城鄉融合發展要求的產業結構,構建以第一產業爲基礎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推進縣域統籌鄉村產業,擴大產業規模,延長鄉村產業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以縣域推動鄉村產業的全產業鏈發展,通過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戶以及育種公司、科研團隊、技術培訓、生產服務和農資供應、貸款擔保等主體一體化打造,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鄉村產業向鏈條化、體系化轉變,推進全產業鏈數字化。以全產業鏈爲載體延伸農業增值鏈條,實現梯次增值、全鏈增值。使鄉村產業向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使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收拓展,使農民增收除“靠地、靠力”外向“第三空間”拓展。健全產品供應鏈,解決上游以“小農生產”爲主的分散不集中,以及中游損耗高、冗長交叉的多級批發問題。優化供應鏈結構,減少供應鏈中的中間環節,借力大型電商、新媒體平臺,佈局新的農產品供應鏈網絡,加大供應鏈基礎設施完善。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爲農產品供應鏈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並形成供應鏈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利益共贏,實現鄉村產業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升級。

(趙哲,作者單位: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分中心)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