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社安網愈補愈大洞 衛福部開對藥?

社會安全網破大洞,引爆社會怒火。衛福部補破網的作法,被社工認爲是甩鍋,如今連幼兒專責醫師也傳醞釀退出,社安網愈補愈大洞。本報資料照片

「剴剴」遭虐死的悲劇,再次暴露社會安全網破大洞,引爆社會怒火;但檢視衛福部補破網的作法,卻被社工認爲是甩鍋,反而加重社工兒虐防治壓力,引來社工串連抗議。如今連幼兒專責醫師也傳醞釀退出,社安網愈補愈大洞,顯見衛福部開的處方箋非藥到病除,副作用恐怕不少。

衛福部舉行兒虐會議,結論包含藉由提升社工訪視頻率,確實掌握兒少狀況,對於三歲以下的幼兒安置,將由地方衛生局直接指定專責醫師,這讓不少兒科醫師直覺聯想到那個被上銬示衆的年輕社工,擔心若負責的個案遭受兒虐,保母、家長若想隱藏兒虐事實,醫師也難以發現,卻要一起背書、扛責,屆時恐遭公審變成下一個被獵巫的對象,不想涉險。

至於基層社工,對衛福部的「增加訪視率」會議結論更是瑟瑟發抖,而且地方政府紛紛跟進,這項「共識、結論」之所以被社工反彈,關鍵就在社工平時就承受壓力山大的個案訪視與關係建立工作,表格、報告已壓得喘不過氣,如今要增加社工訪視頻率,除加重負荷,難免懷疑此舉是政府卸責的理由,至於前端的兒少出養、安置等優化作爲,則仍不見具體改革。

回顧幾年前衛福部擴大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劃,正是爲迴應社安網悲劇所端出的「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對策。大官想花錢了事,補助地方把社工找好找滿,一併向社會宣示如何用社工人海戰術改善社安網破洞,結果又因缺乏配套,造成政府與民間社福團體上演搶人大戰,社工荒依舊,社工工作處境一樣沒有改善,還造成社福團體因社工人力不足而無法承接政府的服務案。

剴剴的悲劇只是社安網破洞的一角,被上銬的年輕社工若有專業素養不足,人力荒之下的工作環境會不會是背後結構性的因素?衛福部若開錯藥方,不從制度、結構到專業倫理等環節積極優化,只會引爆更多業力,全民一起承受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