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灣模式的對賭防疫

(本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2月就提出臺灣必須發展一套自己的「經濟與防疫並存」的策略,然而經過了1個多月,蘇揆的「新臺灣模式」大家仍搞不清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之間存在嚴重「共存與清零」的理念分歧。新北市與臺北市首長公開叫板指揮中心「有想法就要明講」,指揮中心也明快地迴應「臺灣病例數不高,還不到共存模式」。

所以指揮中心說得很清楚,臺灣走的就是韓國模式。這是一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對賭防疫模式,有點像蘇院長所說「就算只有一支掃帚,也會跟中國周旋到底」的義和團心態。雖然這是臺灣人「愛拚纔會贏」的傳統心態表現,但時代變了,臺灣人現在要的是「愛想纔會贏」,指揮中心不也常在說「超前部署」嗎?爲什麼在解封路上卻還頻頻回顧,看不到前瞻思維,原因很簡單,春藥中毒了。

這次新冠防疫戰是繼SARS後,會嚴重妨礙到經濟發展的防疫作爲。爲什麼其他傳染病的防疫不會,只有冠狀病毒的防疫會呢?因爲冠狀病毒是國際關注的傳染病,也是新興傳染病,此病被疾病管制署列爲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在臺灣的《傳染病防治法》中,只有第一、五類法定傳染病「得」由疾管署建議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現在的指揮中心就是依據這項法源成立的,現階段所有假防疫之名,行違憲、違權、濫權作爲的依據也在此。

這些因防疫而違權的作爲,在疫情嚴峻時期,政策又需要嚴防疫情時,老百姓當然能夠忍受此必要之惡。但當政策上出現「經濟與防疫並行」的思維時,指揮中心就成爲罪魁禍首,必須考慮下架,迴歸到常規傳染病防治法則,這樣經濟與防疫並存的理想就能在摒棄了違權的防疫手段後,迴歸到從前的生活模式。

政府若有心要與病毒共存,只需仿照新型流感的模式,由疾管署開會主動將新冠廢除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新冠重症提升爲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如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就必須撤銷,迴歸常規傳染病防治體制。如果更有心,可將臺灣原本帶有抗中歧視味道的新冠怪名統一爲世衛組織公佈的正式病名。

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還在運作時,地方政府對於進入地方的新冠病毒仍然必須硬碰硬對抗,毫無置喙空間。此時的「經濟與防疫並存」只是口號,指揮中心唯有在無錢可運作時會被迫停擺,或是經由疾管署自宮以後主動下架,纔有機會真正落實「經濟與防疫並行」。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拿到比憲法還高的指揮權,等於是出了過量春藥。在濫權行爲曝光,又能輕鬆免責後,就可診斷春藥中毒。此時要求指揮中心自宮,雖是最簡單,但卻是指揮中心最不願做的。估計臺灣應該會在6月底前依然拚命去防疫,地方政府也別心存雜念,大家合力把錢花光,或捱到6月30日大限到來。只有讓指揮中心斷了糧草,纔有可能落實「經濟與防疫並行」,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當地方政府太難了。(作者爲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