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下月恐升溫!醫示警臨牀已有跡象 和流感重複感染機率達14%

▲前疾管署署長、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示警新冠疫情升溫。(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藝人大S流感併發重症猝逝,引發國內流感疫苗搶打,疾管署緊急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今(20)日正式開打。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和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出面提醒,流感及新冠病毒經常共同或接續流行,國外研究發現,有14%的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病毒,重症死亡風險倍增。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前疾管署署長張峰義示警,新冠疫情升溫已有蛛絲馬跡,近期臨牀病人有增加趨勢,推估3月疫情恐升溫,民衆應及早接種最新版JN.1新冠疫苗,不要等疫情起來纔打。

相對於流感疫情目前處於流行高峰,新冠疫情一直相對在低點,張峰義指出,新冠病毒傳播性強,通常一個人感染,家人很快就會跟着確診,近期臨牀看診陸續有新冠個案出現,已經看到一些社區流行的徵兆出現,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認爲最快3月就會升溫。

張峰義指出,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僅限於肺部,而是對全身器官的損害 ,且新冠病毒的長期影響比流感、RSV等呼吸道疾病更爲嚴重。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讓心肌炎、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甚至對認知功能造成全面性損害,相當於讓認知能力在一年半內衰退20歲,且相較其他呼吸道病毒,新冠感染長期預後最差。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攜手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共同呼籲預防重症缺一不可,流感加新冠疫苗纔夠罩。(圖/記者洪巧藍攝)

呼籲民衆別輕忽新冠病毒的潛在威脅,病毒的感染往往發生在不經意的時刻,即使不外出也難以避免家人將病毒帶回家,因此建議6個月以上全民都應該接種新冠疫苗,尤其長輩及慢性病患者更應儘早完成接種。

然而,臺灣新冠疫苗施打率卻遠低於英、美、韓等已開發國家,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甚至僅有17.2%8,人們似乎已認爲感染新冠病毒不再嚴重。

根據調查,對於民衆是否接種新冠疫苗的考量,主要考量「疫情嚴重度」,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不要等疫情發生才搶打疫苗,國外研究發現,有14%的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病毒,而這類患者在住加護病房、插管等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將倍增。

近期民衆對於流感的緊張是在大S病逝之後才突然竄升,黃振國直言,現在打流感疫苗等於是「加班車」,如果打不到,那今年10月再度開打時,符合公費接種條件的民衆務必要搭上「早班車」,切勿等到疫情爆發才一窩蜂接種疫苗。現階段則可以接種JN.1新冠疫苗。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指出,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下降。(圖/記者洪巧藍攝)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一直是影響民衆接種意願的主要原因之一,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指出,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至2024年底已經下降至10萬分之3,和流感疫苗接近;JN.1疫苗通報約50幾件,初步分析都不是與疫苗相關。

邱南昌也提到,目前新冠疫苗已降低劑量且更新注射劑型,減少了接種後的不適反應,常見的局部紅腫、輕微疼痛感通常會在數天內自行消退。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則強烈建議儘早接種,以獲得最佳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