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工人藝術家孫貴德 有女傳薪火

孫雲姿傳承父親熱愛鄉土的遺志,從父親孫貴德的畫作中,尋找昔日海風的民情風俗。(陳世宗攝)

孫貴德生前雕塑「山頂的赤牛」,目前陳設於海風裡活動中心環保公園,一起見證山頂海風的蛻變。左爲海風裡長黃堉睿。(陳世宗攝)

已故知名畫家孫貴德1956年出生於海風裡,以鐵材加工、焊接爲業,從小展露繪畫天賦,無師自通,秉持對鄉土藝術的熱愛,生前以168幅油畫爲家鄉記錄歷史,前內政部長廖了以擔任臺中縣長時讚譽他爲「工人畫家」。女兒孫雲姿傳承父親薪火,規畫「夜探海風」等文化活動,還協助地方產業包裝、設計與行銷,創造商機。

海風裡第1位藝術家孫貴德從小就熱愛繪畫,從未受過正統的美術訓練,憑着天賦與不斷從周遭生活體悟中從事創作,身爲家中長子的他,國中畢業後便到外打拚做鐵焊工,但始終未忘情繪畫。

「工作是爲了生計,繪畫是我的精神生活,用我的心,拾我的筆,勾勒起童年回憶。」孫貴德生前用畫筆記錄故鄉海風迷人的紅土風景,將當地特殊質樸的色彩、東北季風強勁的力道、空氣溼潤的氣味、靜謐的氛圍及農夫與耕牛刻苦耐勞的精神,透過眼睛與感受,描繪出純真與實在的「山頂海風」樣貌。

孫貴德2009年首度創作「山頂的赤牛」雕塑,牛是大肚山農夫工作的好夥伴,他憑着兒時記憶以鐵雕焊接出架構,再以水泥雕塑成一比一的牛隻,雕塑的1對公母牛及1頭小牛,目前陳設於海風裡活動中心環保公園內,見證山頂海風的蛻變。

從事設計與企畫工作的孫雲姿,傳承父親孫貴德熱愛鄉土的遺志,工作之餘規畫清水海風添丁元宵夜、手工DIY燈籠製作等文化活動,動員社區在地人帶領遊客夜遊海風,讓年輕人及外地人感受不一樣的農村風情。

孫雲姿說,從小到大受父親影響,認爲藝術與文化如空氣無所不在地在故鄉散佈,是水土風情與產業發展的關鍵,父親生前手寫日誌更是她的動力來源,如何經由設計、活動、展示、體驗將之顯像,爲山頂海風居民推動福祉與美感生活,是她一直想持續的人生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