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建生態廊道防路殺 2026年增至10處

松鼠悠閒漫步在空中廊道。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臺灣藍鵲悠閒漫步在空中廊道。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過去農村、農路與溪流整治,多對環境造成干擾。新北市農業局透過生態工法、生態調查及路殺紀錄,減輕環境衝擊,並打造陸水空廊道,讓動物安全回家,現有6處生態廊道,目標是2026年增至10處。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昨在市政會議報告,說明各基礎建設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成果。在農村、農路及溪流整治基礎工程中,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生態工法,減輕環境衝擊。

李說,在五股綠竹筍產區,筍農搬運道狹小又是泥土路面,地形有高低落差,不易筍農作業,急需農路整建,社區內有獨角仙、螢火蟲等生態,農業局因地制宜施工,避開獨角仙基地、喬木羣及筍園,以人工及小型機具施作降低擾動,維持底下坡面逕流,生態池回填塊石留下孔隙,並拆除木平臺下方的立柱,待自然腐化後,成爲獨角仙幼蟲繁殖場域。

另,根據路殺社分析,全臺動物及陸蟹2018至2020年路死總量約1450萬至2千萬只,年平均有600萬隻遭路殺。農業局透過生態調查、路殺紀錄,建立路殺熱點,結合現地實況與生物習性,在三峽、土城及新店區建置6處生態廊道,包括誘導式斜坡、地下廊道及天空廊道。

農業局表示,曾觀察到松鼠、臺灣藍鵲使用土城區天空廊道過路,設置1年後,有效降低9成路殺發生率;新店區凹字型排水箱涵也發現鼬獾、懷孕白鼻心及保育類穿山甲自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