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推進三大“聯通”,讓“幸福路”越走越寬

新華社記者樊宇

十一載櫛風沐雨,十一載春華秋實。共建“一帶一路”這一植根歷史沃土、着眼人類美好未來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實,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範圍不斷擴大、合作層次不斷提升,國際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不斷增強,成果厚重而豐碩。在2日召開的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對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的講話爲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願與各方攜手同行,開創共建“一帶一路”更加光明未來的胸懷和決心。

依託一個個具體的項目,基礎設施“硬聯通”跨越山海紮實有序推進。實現老撾從“陸鎖國”到“陸聯國”夙願的中老鐵路迎來開通運營3週年,“黃金大通道”活力持續顯現;中國和秘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重點項目錢凱港日前開港,一條新時代亞拉陸海新通道正式誕生;中國企業承建的烏干達最大水電站——卡魯瑪水電站爲烏干達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雅萬高鐵標誌着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中歐班列馳而不息,累計開行達10萬列,通達25個歐洲國家的227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的100餘個城市。11年來,一條條寬廣的高速公路、一座座高聳的橋樑、一個個高效運行的港口,讓“山不再高、路不再遠”,大大提升了世界經濟連通性。

日益健全的“軟聯通”在共建國家間架起規則標準互聯互通橋樑。11年來,中國與69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113份標準化合作文件,建立“一帶一路”標準信息平臺,發佈國家標準外文版2263項,涵蓋20多個領域、覆蓋11個語種。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3個自貿協定,與28個經濟體簽署“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協議,顯著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建“一帶一路”與各方發展需求對接的長效機制不斷推進,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部分國家建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工作協調機制,共同推動合作規劃落地見效。共建“一帶一路”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南非“經濟重建和復甦計劃”、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計劃、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等多國發展戰略實現對接,有力支持共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進程。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11年來,互幫互助的“心聯通”持續深入。共建國家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旅遊合作、教育交流、媒體和智庫合作、民間交往等,推動文明互學互鑑和文化融合創新,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中國在亞歐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餘個魯班工坊,學歷教育累計培養學生近萬人,實施職業培訓超過3.1萬人次,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橋樑,爲共建國家發展提供人文支撐。菌草、水井、雜交水稻等“小而美”的項目紮實推進,不斷增進共建國家民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爲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爲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爲重要基礎,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近年來,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在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下,習近平總書記科學分析共建“一帶一路”面臨的新形勢,作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但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的重要論斷,對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從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結合、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科學佈局和動態優化相結合、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相結合,到統籌深化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和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統籌鞏固傳統領域合作和穩步拓展新興領域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就不斷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新空間提出了總體思路。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統籌管理機制,完善“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協調推進機制,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務實合作機制,完善新興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機制……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重點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建設,爲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指明方向。

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作爲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共建“一帶一路”走過碩果累累的11年,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與完善,始終保持與時代發展同步。在變亂交織的百年變局中,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勇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必將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