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丙成:疫情期間數位學習是臺灣教育奇蹟 校長點兩大挑戰

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表示,推動數位學習的最大挑戰是讓老師接受、設計相關課程。記者李芯/攝影

過去家長擔心孩子用電腦過度,學校老師不敢推數位學習,臺灣的數位學習在COVID-19疫情後才逐漸受到重視,政府也藉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提供軟體、硬體的支持。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秘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表示,推動數位學習的兩大挑戰,是讓老師接受新的教學方式,以及建立教育大數據資料庫。

教育部今舉辦「2024數位學習國際論壇」,邀請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家分享該國中小學數位學習現況,由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及教師共同討論「生成式AI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及「雙語數位學習的趨勢和做法」。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致詞指出,10年前他在臺灣各地演講,學校主任反映想推動數位學習有困難,擔心學生回去會跟爸媽吵着要用電腦,甚至說:「老師上課都不教,叫我自己回家看影片」讓老師不敢推。他認爲,推動數位學習最大的挑戰是讓老師、學校安心,尤其是家長會擔心孩子玩遊戲和近視,觀念改變需要時間。

葉丙成指出,臺灣在COVID-19疫情剛爆發時,許多老師都沒有經驗,透過政府、民間合作,以及老師讓學生「學習不中斷」的使命感,只花了兩個多星期就達成全面線上教學,這可說是臺灣的教育奇蹟。而從疫情開始,社會大衆意識到數位學習的重要性,政府也藉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支持硬體和軟體,並投入資金髮展內容。

郭伯臣表示,根據研究,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讓不同學科、地區、年度、年級,或是低能力、高能力的學生,展現學習成效及自主學習能力,這些證據也用來說服政府、國會支持計劃。

迴應香港學者提問時,郭伯臣進一步指出,小學生年級愈高、進步幅度愈大,但到六年級後就不大會改變。此外,偏遠地區學習落後學生的進步情形也比都市來得好,團隊推測是偏遠地區學生不像都市學生還會去安親班,課後往往就留校運用學習扶助資源。

另一名香港學者提問,推動數位學習的最大挑戰爲何?郭伯臣表示,首先是讓老師接受、設計相關課程,這不是經費花下去就能馬上建立成效;再來是建立教育大數據資料庫,資料庫跨很多不同單位與民間公司,尤其教育部補助學校購買民間公司的教育相關軟體,也會希望這些軟體數據可以迴歸教育大數據資料庫,這是很困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