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可預防中風 研究:未滿40歲喝酒恐早死
研究指出,酒等到40歲以後再喝其實更好。(示意圖/shutterstock)
醫學期刊《刺胳針》近期一項研究指出,酒等到40歲以後再喝其實更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此外,飲酒無助於未滿40歲族羣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增加意外身亡機率。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該研究針對全世界204個地區,年齡介於15至95歲受試者,主要追蹤300多種疾病導致早死以及身體障礙;發現約有13.4億的人喝酒量達危害標準,其中近6成比例都發生於15至39歲,且三分之二都是男性。
研究發現飲酒對於40歲以下族羣存在風險最高,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益處,還會增加額外生命威脅,如車禍、自殺、謀殺。
少量飲酒確實可能降低全球主要死因如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然而,該研究想傳達的概念是「沒有人應該要用喝酒來獲得健康,有些人根本不必喝」。事實上,飲酒對於高血壓、肝病、癲癇以及其他癌症沒有提供保護。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艾曼紐拉(Emmanuela Gakidou)則建議老年人,「少量飲酒比完全不喝對你更好」。
進一步指出標準酒類攝取量爲10克純酒精,可能是100毫升的紅酒、一瓶濃度3.5%的啤酒,或濃度40%的烈酒30毫升。
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也強調,喝越多酒對於65歲以上長者怎麼說都令人擔憂,因許多老年人會服用一些可能與酒精產生反應的藥物,進而導致健康惡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