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板”蘊藏“大能量”

原標題:“小身板”蘊藏“大能量”(主題)

——記鷹潭市餘江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區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劉海平(副題)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盧瑛琦

“別看她個子雖小,能耐可不小,重要工作交給她,放心!”提起鷹潭市餘江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區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劉海平,大家總是豎起大拇指誇讚。

大學畢業至今,從村(社區)到區委組織部,再到區委社會工作部,劉海平始終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對工作的熱情與專注。

腳踏實地、刻苦鑽研,把“業務精”作爲基本支撐

走進劉海平的辦公室,窗明几淨,映入眼簾的是桌上一沓厚厚的社會工作部學習資料。她笑着說:“我平時喜歡收集學習資料,今年6月調入社會工作部時,還從組織部帶了很多書籍過來,一有空閒就會拿出來看。”這是劉海平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養成的工作習慣。

組織工作千頭萬緒,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對於新手來說,挑戰不小。“我剛到組織部時,很多工作都是第一次接觸,當時的想法就是‘多學習、好好幹’。”這六個字,也讓劉海平在後來的黨務工作中愈發得心應手。

“這是基層黨建‘三化’建設提標的實施方案。”“渡口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已突破百萬元,我們要想辦法把其他村也帶動富起來。”……從黨費收繳管理到基層黨建、政策研究制定等一系列工作,劉海平都要求自己做到“幹一行精一行”。

但是,成長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劉海平回憶道:“記得到組織部不久後,領導便讓我嘗試着撰寫黨建工作材料。因爲對工作不夠熟悉,加上那時文字功底還不紮實,工作材料並未得到領導認可。”那一刻,劉海平心中難免失落,但她深知,這是組工幹部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磨礪。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爲儘快熟悉流程、吃透政策,大到活動開展、方案制定,小到黨費收繳、會場佈置等方方面面,劉海平刻苦鑽研相關文件,做到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不熟就練。漸漸地,她的手機通訊錄中多了許多因爲請教工作問題而認識的同事、朋友,她的工作筆記本也越記越厚。

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等重要工作中,大家總能看到劉海平忙碌的身影。漸漸地,她從剛接觸黨務工作時的“門外漢”,成長爲黨務工作的“行家裡手”,既能精準解答各黨支部提出的工作疑問,也能用心做好分管領域的各項工作,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爲基層黨建“活字典”、黨務工作“老黃牛”。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把“有作爲”當成價值追求

2022年6月,餘江區率先在鷹潭市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羣體黨建工作聯盟。“在過去,這項工作是我們黨建工作中的空白點。”劉海平坦言,新業態、新就業羣體底數不清、黨員查找難等是他們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

爲更好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羣體黨建工作,劉海平帶領團隊加班加點開展摸底工作,對每個新業態企業反覆摸排不少於3次,摸清580餘人的新就業羣體中黨員數量。

“那段時間,我們白天調研摸排,晚上就回到單位研究文件、討論實施方案。”劉海平說,爲讓實施方案更加實際可行,還多次徵求相關行業部門意見,對方案進行反覆打磨、修改。最終,新業態、新就業羣體黨建工作聯盟順利啓動。同時,劉海平還牽頭參與新就業羣體愛心驛站建設,爲新就業羣體提供休息、飲水、充電、學習、藥品等服務,讓他們在外奔忙時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是劉海平始終堅持的工作信條。在劉海平和同事的齊心協力下,餘江區委組織部打造實施了“餘小新”“逢四說事”、流動黨員管理“星鏈心”等系列黨建品牌,大力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工作。目前,“逢四說事”民主議事機制已在全區12個鄉鎮(街道)142個村(社區)全面鋪開,參與說事黨員羣衆1.5萬餘人次;3916名農村黨員網格員和708名民事代辦員活躍在550餘個網格,領辦幫辦民生實事3萬餘件,爲基層治理匯聚起強大力量。

不問得失、公道正派,把“講大局”視爲行爲準則

在工作中,同事們總是親切地稱呼劉海平爲“拼命三娘”。

劉海平的心中有一股闖勁、幹勁,她覺得幹工作不能講條件。她的敬業與堅韌,贏得了同事們的廣泛尊敬,大家都評價劉海平就像一顆釘子,牢牢釘在工作崗位上。

“我看着女兒忙碌的樣子,很心疼,我建議過讓她向組織上申請,看能不能換一個相對輕鬆的崗位,方便照顧家庭。”劉海平的母親劉銀英感慨地說,“她卻反過來安慰我說,她不僅是一名組工幹部,同時還是一名有着15年黨齡的黨員,吃點苦、吃點虧都不算什麼,在組織部工作讓她覺得踏實、安心。”

平日裡,劉海平總是以和煦的笑容面對領導、同事與朋友。但是,在遇到說情打招呼時,無論是面對老同事還是新朋友,她都予以嚴厲拒絕,展現出組工幹部的公道正派。“在黨建考覈、發展黨員的過程中,有時請託者會找各種理由來‘打招呼’。”劉海平說,“對於‘打招呼’的,我們一律堅決說不,絕不會因爲說情就放鬆工作要求,但同時也要耐心做好政策解釋,方便今後更好開展工作。”

如今,餘江區許多村(社區)的路燈逐漸亮起來了、馬路愈發乾淨整潔了、水溝也不堵了,快遞小哥、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羣體的日常工作期盼在餘江區大街小巷的“愛心驛站”內逐步實現……人民羣衆喜笑顏開、幸福滿滿。

臨近採訪結束時,劉海平感慨地說:“其實,我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工作。如今,組織上安排我到社會工作部工作,既是新的舞臺,更是新的征途,我會繼續發揚組工幹部‘安專迷’精神,在奮鬥路上不停、不息、不止。”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