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生近視率破7成 醫師籲家長注意孩子的「遠視儲備量」
「學齡前期」到「學齡期」是近視防治的關鍵階段。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眼科醫學會共同提醒家長,從孩子學齡前期開始定期監測視力。(王家瑜攝)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調查,每11名幼兒園大班學童就有1人近視;到了國小六年級,近視率更高達70.6%。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學童減少戶外活動,醫師提醒,「近距離用眼」2小時就會增加30%的近視風險,無論是看書、使用3C、畫圖、玩積木等近距離用眼活動,記得每30分鐘要休息10分,讓眼睛充分放鬆。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小班近視率爲6.9%、大班爲9.0%、國小一年級爲19.8%,到國小六年級已達70.6%;目前正在進行110年調查,很擔心疫情之後學童近視情形變嚴重。
魏璽倫指出,每個人在出生時都有先天性遠視,眼科醫師稱爲「遠視儲備量」,等於是健康視力的存摺,但隨着年齡增長、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儲備量會慢慢消耗掉,因此希望家長帶孩子定期檢查,瞭解儲備量還剩多少,並及早養成正確用眼習慣。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建同表示,如果從小近視,成年後可能變成高度近視,到了中老年會有很多後遺症,不僅白內障提早發生,還可能引發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因此近視防治教育要往下延伸,讓小朋友儘量保留遠視儲備量,不要太快進入近視。
「學齡前期」到「學齡期」是近視防治的關鍵階段。高雄長庚醫院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提醒,不一定是使用3C用品纔會近視,孩子長時間畫圖、玩積木或拼圖、看書等室內活動,只要2小時近距離用眼,就會增加30%的近視風險。他也觀察到,許多國小學童放學就待在安親班,不像學校有固定下課時間,很容易長時間用眼而導致近視,這也是目前近視防治的宣導方向。
吳佩昌提醒,近距離用眼活動每30分鐘就要起身走一走,休息10分鐘,讓眼睛肌肉放鬆;即使戴眼鏡雖然可以矯正視力,但近視的問題仍存在,眼軸拉長情形會隨着青春期而持續加深,因此還是要定期到眼科檢查,避免成爲高度近視。
吳佩昌也提到,即使學校視力檢查驗出1.0,也不代表孩子一定沒有近視,因爲有時候稍微瞇眼會讓視力變好,又或者是有遠視、近視危險期等情況;建議從3歲開始定期到眼科檢查,使用散瞳驗光方式,才能驗出精準的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