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吵鬧 爸媽別再給他玩手機!權威期刊曝嚴重後果

研究警告,用3C產品安撫小孩可能剝奪學習情緒調節的機會。(示意圖/Shutterstock)

學齡前的孩子鬧脾氣時最難安撫,很多父母都會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緩和他們情緒。但一項研究發現,雖然這確實是最簡單的方法,但一時的方便也會剝奪孩子學習調節情緒、獨立的機會。

據《SciTechDaily》報導,國外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去年12月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頻繁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安撫3歲至5歲兒童的情緒,可能導致孩子往後鬧脾氣更加劇烈,尤其是小男孩。

主要作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小兒科醫師拉德斯基(Jenny Radesky)表示,用3C產品緩和孩子情緒看似是一種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又能夠減緩育兒壓力的工具,然一旦此舉成爲常態,將會造成長期的後果,「尤其是對幼兒期的孩童,可能會取代他們獨立、調節情緒的機會」。

這項研究是在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間進行,針對422名家長和422名3-5歲的孩童進行試驗,分析父母以3C產品作爲安撫工具的頻率及孩童在6個月內的情緒反應或失調症狀之間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顯示,在原本就過動、易衝動或脾氣較爲暴躁的孩童中,使用3C產品安撫情緒後,可能使他們更容易對憤怒、沮喪或悲傷等情緒做出強烈反應。

拉德斯基說,從學齡前到讀幼稚園是一個發育階段,這期間的孩童更容易發脾氣或產生其他劇烈的情緒,這也凸顯3C產品作爲安撫工具的效果。

拉德斯基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坦言出去玩或是有要事在身時,父母有時候不得不利用3C產品分散孩子注意力,但最重要的是這不能成爲常態。她說,「3C產品只能做到分散孩子注意力,但卻讓他們忽略自己的感受」。

拉德斯基表示,一旦在學齡前沒有給予孩子練習自我調節情緒,隨着年齡的成長,在學校與同齡人面對壓力更會顯得適應不良。

比起用3C產品分散孩子注意,拉德斯基建議,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自己的情緒,並教導他們如何應對,而這時候父母更需要冷靜,向孩子示範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且是可以控制的。此外,當孩子情緒緩和後,父母應該藉着這個機會教導他們應對情緒的方式,透過有趣的對話與孩子產生共鳴。

拉德斯基說,這些解決方案都有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並提升情緒管理能力,而這也需要父母反覆的帶領孩子練習,且務必儘量保持冷靜,不能對孩子情緒反應過激,這有助培養一輩子受用的自我調節情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