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小而美」,首先能盈利

有人悲哀於自己錯過了商業英雄涌現的創業時代,也有人慶幸自己熬過了一個慾望過度膨脹的時代。每個商業進化階段都有適應這個階段的公司和個人,如何耐心來看自己的愛好與生意、決心和路程,是當下每一個參與商業工作的人都應該面對的問題。找到一份自己願意投入長時間熱情的工作,讓自己處於持續盈利的主動狀態裡,也許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的幸福之源。

薩希爾·拉文吉亞(Sahil Lavingia)是一位十分標準的硅谷創業者,15歲輟學創業,是第二位加入Pinterest(拼趣)的元老級員工,擔任這家在web2.0時代風生水起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2011年,十九歲的薩希爾意氣風發,他放棄了大量的未到期的期權,堅定地離開Pinterest,想去做一個屬於自己的獨角獸企業。雄心萬丈的他,僅用一個週末就建立了Gumroad的原型,幫助創作者進行線上交易。架構並不複雜,界面也很簡約,只要提供一個供買家付款的鏈接,創作者就能在上面直接開張營業。

這個社區投入使用的第一天,網站的訪問人數就高達5萬多。薩希爾成功地獲得800多萬美元的投資,投資方都是些聲名顯赫的硅谷風險投資者。浪頭驟起,來勢洶洶。薩希爾很快從Stripe(美國在線支付服務商)、Yelp(美國最大點評網站)以及亞馬遜召集很多人,迅速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

起步時候的高勢能沒有轉化成公司的持續健康。花光投資人1000萬美元的投資之後,Gumroad降速和虧空明顯,危險期來臨。之後九個月,薩希爾一直在想辦法籌集更多的資金,都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2015年10月,薩希爾決心裁掉Gumroad中75%的員工。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爲很多人都是薩希爾關係非常好的朋友。

巨大起伏的人生需要一個緩衝和思考。2017年1月,他決定搬到陌生的地方,能省租金也能爲自己留些顏面。在遠離硅谷的城市,他遇到久違的鬆弛和務實,新認識的朋友面對他的困惑,最普遍的反問就是:難道你的Gumroad現在不夠好嗎?你已經有了一個可以持續運營的平臺,已經在爲客戶提供很好的服務,你還想怎樣?

在普羅沃生活了幾年之後,薩希爾逐漸意識到自己生意的價值和機遇:成千上萬的創作者都在使用Gumroad創建自己的創意作品小生意;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在這個平臺賣掉了自己的課程、電子書或者自己設計的軟件,從而得以去償還抵押貸款、攢夠子女讀大學的費用,或者僅僅是多賺了幾杯拿鐵的錢。

過往那些年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其本質不在於Gumroad,而在於薩希爾自己。「我當時一心想的仍然是那隻遙不可及的獨角獸,忽略了一直在我眼前蓬勃發展的Gumroad。企業是盈利的,規模也與它的目標市場非常匹配。越來越多的寫手、程序員、手工愛好者以及其他各類創作者加入Gumroad,利用這個平臺一天天實現他們的夢想。」

對投資人而言,Gumroad是一個糟糕透頂的項目,燃燒了他們對於薩希爾的信任和自己的金錢。但是,對於所服務的客戶而言,Gumroad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企業。

薩希爾根據這段經歷與思考,寫了一本名爲《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的商業書籍,在2023年2月由中信出版社在中國市場推出,書名爲《小而美:持續盈利的經營法則》。

本文由該書第一章《極簡主義創業》摘編而成。

01 極簡主義者

價值導向驅動的使命和因親身經歷而產生的真正目標,包含着某種深刻的美。這就是極簡主義創業者的目標——在謀生的同時有所改變。這是正在涌現的新型初創企業的基本理念:將盈利能力置於規模擴張之上,將創造積極影響置於求速度、求突破之上。

換句話說,商業邏輯的根本在於,不是爲了儘可能多地攫取利潤,而是決心爲客戶和社區創造儘可能多的價值。薩希爾認爲,有必要給那種利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讓創業變得平民化、常規化的新路徑創建一個標籤:極簡主義創業者也就因此而出現。

極簡主義創業者都各有各的特色,就像通往成功的道路各有不同一樣,但是對於薩希爾而言,基本的能力應該包括這些:

1. 盈利能力第一

極簡主義創業者創建的企業無論如何必須要賺錢。很多企業從來沒打算堅持到能夠賺錢。相反,他們的計劃就是一直從投資者那裡籌錢,在盈利之前把企業賣掉。

極簡主義創業者的目標是從第一天或不久之後就開始盈利,因爲利潤是企業繼續經營下去的根本。他們通過將產品賣給客戶,而不是把用戶賣給廣告商來賺錢。

2. 從自己的社區着手

極簡主義創業者以社區爲基礎創業,一般不會問「我怎樣才能幫到你?」,而是善於觀察並培養真實的人際關係。他們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用戶,建立信任關係。

他們擅長關注「產品-市場契合度」之中的市場部分,然後纔開始創建企業。這是一個由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創造的詞,指處於一個好的市場並有能夠滿足該市場需求的產品。

3. 自己做的事少而極致

當真的開始創業時,極簡主義創業者只會創建他們需要創建的部分,剩下的交給自動化或者外包供應市場。

極簡主義創業者只做一件事情,確保把它做好。極簡主義創業者與他們的客戶肩並肩反覆探究解決方案,讓客戶覺得值得爲之掏錢,之後再將產品推廣到社區之外的客戶。

4. 瞄準前100個客戶

極簡主義創業者不把時間花在說服客戶上,而花在教授客戶上。

銷售是一個不斷髮現的過程。極簡主義創業者把銷售當作與潛在客戶逐一談論他們的產品的機會,談論的同時也在教自己認識正在試圖爲客戶解決的問題。

這種銷售方式是基於人際關係以及弱點的長跑遊戲。

5. 營銷最真實的你

極簡主義創業者會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弱點,從最初的掙扎到最後成功。最好的營銷方式,是向世界展示你以及你的產品到底是怎樣的。

在一個有生長感的社區裡,他們知道彼此之間的關心,不管何時何地,他們都會去教授、激勵他人,讓他人感到快樂。他們不製造頭條新聞,而是製造粉絲,這些粉絲會逐漸自我轉化爲客戶。

6. 自我成長和企業的成長

極簡主義創業者主導他們的企業,而不是被企業主導。這些創業者量入爲出,不過分地花錢,也不會爲了擴大規模而犧牲盈利能力。否則,這就成了一場必輸的比賽……要記住,極簡主義創業者不會輸。

7. 建造自己的團隊

極簡主義創業者招徠其他的志同道合者。這些人不循規蹈矩,而是根據基本原則建立企業,幾乎與所有的人保持距離。

如果能儘早明確並經常強調你的價值觀,向別人表明你是怎樣的人,他們就會主動找上門來。重要的前提是,人們關於如何工作、何時工作、在哪裡工作的傳統觀念正在快速地發生變化。

即使你現在已經成功創建了你的極簡主義企業,旅程也並沒有結束。請記住:它永遠不會結束。

極簡主義創業者知道,生活中不是隻有他們的企業。創業的真正魔力在於你以及你的企業能提高足夠多人的生活質量。「足夠」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你說了算。

02 可持續能力

創建極簡主義企業不是主張快速變富,而是認爲如果將盈利能力而不是規模作爲企業成功的關鍵指標,從而嘗試如何逐漸變富。

因爲盈利意味着可以持續發展。

這並不是在水裡不停地踩水,直到救生艇前來救命——很多創業者在籌劃下一輪風險融資的時候就是這種心態——而是意味着製造自己的船。

只有經過大量嘗試,創業才能成功。這是盈利能力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賺到錢了,你就可以朝着目標進行無數次嘗試,只要堅持從客戶身上學習,基本就能保證成功。大部分人根本不去邁出第一步,一部分邁出第一步的人沒有繼續往下走,一些繼續往下走的人後來也放棄了,很多人能成功只是因爲他們堅持到了最後。

老闆、高校和風險投資家決定哪些人有機會嘗試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一個交流工具發達、個人能量得到強化的年代,創建和發展企業的信息唾手可得,世界各地的創業者都能輕易找到,而且成本更低。

這意味着通過風險融資來創業的理由越來越少。

當然,融資本身沒有問題,並不是所有的獨角獸企業都不好。依舊有非常多的企業都進行了風險融資,並迅速發展自身規模,但它們仍然高度專注於客戶。

同時,風險投資模式之所以能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企業的一定時間之內的爆發力,而非可持續增長的能力,以及它們不自覺地會傾向於毀掉那些沒有融資的對手企業。

風險投資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策略。風投基金用資本換取初創企業早期的股權,本質上是購買了所投資的這些企業的一部分未來價值。

這個模式的有效運轉需要數量有限的勝利者爲其他所有的失敗者而買單。極少數10億美元級初創企業的巨大成功,彌補了往成千上萬個其他創業企業投資造成的虧損——就像往牆上扔很多意大利麪一樣。

牛仔創投(Cowboy Ventures)的Aileen Lee創造了「獨角獸」一詞,代指那些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人初創企業,它們是風投基金的骨幹與命脈。在神話故事裡,人們無法不去追逐獨角獸——它們的魅力幾乎令人無法抗拒。然而,獨角獸少之又少、難覓蹤跡,幾乎不可能抓住。

艾琳·李的比喻非常恰當。在試圖建立10億美元級企業的道路上,幾乎所有人都失敗了,即使是那些籌集了大量風險資本的創業者。

門羅風投(Menlo Ventures)的董事總經理兼合夥人Matt Murphy曾表示:在初創企業中,幾乎70%是不成功的,這個不成功可以是完全破產清算,也可以是現金流轉負爲正——這對於企業本身雖然還算是好的,但是對風險投資方仍然不利。

他還說,那些仍然堅挺的30%的初創企業,有些能提供3~5倍於初始資本的回報,而這在獨角獸的背景下只能算一般的成功。

整個體系依賴的是風投公司所投資的至少5%的企業,它們提供了10~100倍的投資回報,抵消了其他投資的虧損,讓這一切都值得。沒有它們,風險投資模式根本行不通。

極簡主義創業者不會這樣做,也不能陷入這樣的速度綁架。從一開始就心無旁騖,只關注盈利性,爲的是儘早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樣創業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服務我們的客戶和社區,想服務多久就服務多久。

03 放手去創業

無論你此刻在哪兒工作、如何工作,或者爲誰工作,你都可以利用這本書裡的各種原則重新審視那些可能讓你一直裹足不前的觀念和做法。

在人人都應該有機會創業,不管他們的出身背景如何。這個羣體應該是由世界各地富有激情的個人創建的,這些人中有很多到現在都很低調。

各種新的網絡工具讓每一個人——包括個體創業者和獨立創作者——創建企業、開拓市場以及銷售產品更容易、成本也更低,如果你也想極簡創業,我希望他們的故事能爲你提供參考。

創業者應該從哪裡開始?

請認真地看看自己所關心的人羣、地方以及社區。痛點在哪裡?哪些事情行不通,但是稍加努力就能解決問題?這些都是通過極簡主義創業改善現狀的機會。

人們經常到處找創業點子,又對日常生活中不順利的事抱怨不已,這具有諷刺意味。需要糾正的一種念頭是這樣的:「我當然可以通過一點努力就幫人們解決那個麻煩,但潛在市場並不是很大,都沒法擴大業務。」

客觀上說,有些商業模式更容易走上極簡主義創業之路,這些模式包括幾乎任何一種擁有快速客戶反饋迴路以及大量迭代機會的B2C(企業對客戶)、B2B(企業對企業)經營模式,比如SaaS(軟件即服務,是一款應用程序)、電子或實物產品以及服務,或者建立人們之間的聯繫並收費等。

有些企業因爲客戶反饋節奏較慢,可能不適合這種模式。比如,對於任何需要投入大量研發經費的企業,或者以《財富》100強企業、教育學術界、醫院等這些大型官僚化的企業或機構爲主要客戶的企業。

好消息在於,「企業」含義的變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給更廣泛的創新者提供了機遇。雖然這個轉變在2020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但新冠疫情加快了它的發展,讓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對創業越來越感興趣。

跟以前相比,新一代創業者現在不需要搬到硅谷,或者進入哈佛、斯坦福這類學校,不需要從風險投資家那裡籌集資金。互聯網讓你能夠在任何地方學習,與任何人建立聯繫,直接從客戶那裡融資。

這個世界迫切需要只有創業者能提供的解決方案。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它們往往無法進入硅谷軟件工程師以及常春藤高校精英這一創業階層的視野。

我們需要全球各地、社會各個階層創業者的幫助。爲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企業設置更好的目標,依賴於一個個創作者和創業者。

04 成爲創作者

對於普通人而言,任何一種「企業」似乎都太可怕、太不確定,或者太遙不可及。如果我們把創業步驟寫到紙上,其實看上去創業是非常容易。

1. 你的理想客戶是哪些?縮小這個羣體的範圍,直到不能再縮小爲止。

2. 明確你要幫他們解決的痛點是什麼,以及他們爲此願意付多少錢。

3. 設置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專心致志地設計一個方案,然後收取費用。

4. 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到找到一個可行的產品,然後圍繞它擴大經營。

這些步驟實際操作起來並不簡單,會出現各種意料不到的複雜情況,特別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幸運的是,今天開始「經商」有另一種路徑:在成爲一個創業者之前,先成爲一個創作者。

創作者的意味着藝術家意識,但不用必須是藝術家。創作者創造作品,併爲此向受衆收取費用,然後利用這些錢去創造更多東西。他們將掙來的第一筆錢視爲工具,爲自己的創意提供動力,而不是反過來爲錢而創作。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創作者會向他人展示如何將創造力變成生意。越創造,越賺錢;越賺錢,越創造——就這樣循環下去。

在本質上,Gumroad這樣的企業與進行創造的創作者沒有多少區別,甚至只是僅僅是語義學上的差別,兩者都是一個或者更多人使用「生意」這一工具去創造新東西。

畫家需要畫筆,作家需要鉛筆,創作者需要生意。理解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爲它幫助人們克服了對開始創業的認知障礙,而開始行動至關重要。你不應先學習,再開始;而要先開始,再學習。

薩希爾此處以第一人稱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可以作爲一個相對主觀的案例說明。

「中學時代最好的朋友迷上電腦遊戲《魔獸世界》,之後開始用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設計科幻角色。我當時覺得特別了不起,還記得我在想:「我也可以做到。」所以,我學了一些Photoshop教程就開始設計了。當掌握了這個軟件的使用技巧時,我開始提交作品到各種網絡設計大賽。我並沒有獲得過任何獎項,但創造很多東西並將其公開的過程讓我成爲一個非常像樣的設計師,而且之後也讓我接到了一些網頁設計的兼職工作。

一旦開始幫別人做項目,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自己的想法。所以我開始設計簡單的網頁軟件,招聘程序員幫我寫代碼。比如在推特能支持本地線程之前,我創建了一款叫作Tweader的軟件來看推特上人們之間的對話。另一款軟件,Ping Me When It's Up(「如果上來了就『叮』我一下」)會在無法訪問的網站恢復時給我發信息。

在蘋果應用商店開放的時候,我通過iTunes U(蘋果公司推出的教育平臺)裡面斯坦福大學提供的叫作「CS193P」(我仍然推薦它!)的免費iOS(蘋果公司開發的操作系統)開發課程學習瞭如何編程,之後設計了一些軟件產品,通過蘋果應用商店賣給世界各地的用戶。

賣軟件時,蘋果應用商店幫我處理了所有與財務相關的事宜,這意味着我可以專心設計軟件。

我設計的第一款軟件叫作Taxi Lah!,讓用戶從手機上叫出租車——那個時候優步還沒問世。我把它放到新加坡用戶的蘋果應用商店裡,並賺了幾千美元。之後,我還開發過一款叫作Color Stream的軟件,讓設計師可以在手機上創作並修改調色板。這款軟件讓我賺了1萬美元。

每一次,我都是在解決我遇到的一個問題。我想要設計一些軟件,讓我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活變好一點點。這一經歷——將真實產品輸送給真實客戶——讓我進入Pinterest拿到第一份工作,在那裡我設計創建了蘋果版的Pinterest應用程序。在那期間,我利用業餘時間開發了Gumroad來幫自己賣一個用Photoshop設計的圖標。

當發現某個問題有可行的解決方案時,我就把它賣給其他創作者,他們又把自己的產品賣給社區的創作者。這些人中有很多最後成了Gumroad的客戶。一直以來從未刻意考慮過創業的我,現在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創業者。」

蘋果應用商店清除了市場推廣以及財務方面的障礙,讓創作者得以充分擁抱自身創造性的一面。這個轉變又引領着很多人成爲一個創始人。這是一個向上的良性循環——創作帶來更多的創作。

Gumroad爲其他即將成爲創作者的人做了同樣的事情,基本上是一個被美化的薩希爾克隆工廠。在這裡,「先創作,後創業」的例子不勝枚舉。

Adam Wathan和Steve Schoger專門教人設計開發網絡應用程序。他們認爲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通過一點幫助,成爲一個合格的前端網絡工程師和設計師。在僅花了幾年時間培養一羣網絡粉絲之後,2018年12月,他們推出了Refactoring UI(重構用戶界面)線上課程,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獲得超過80萬美元的收入。現在,他們能夠把時間花在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上:設計Tailwind——一款幫助用戶快速創建自定義網頁設計的免費開源軟件。

Kristina Garner是兩個男孩的母親,她教那些孩子在家上學的家庭開展非宗教性質的、以自然爲基礎設計的課程。憑藉這個從2015年開始養成的個人愛好,她已經從一個博主變成了一個有幾十個員工的企業——花與根(Blossom and Root)的老闆,每個月幫助成千上萬的家庭。

這些人只是上個月在Gumroad上賣出產品的28207個創作者中的幾個。這個數字今天看來很大,但是剛開始時小得多,企業初創時的目標也沒有這麼崇高。

創造最開始都是這樣:處於接近於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