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醫學系整套學習歷程賣快6萬!弱勢生該怎麼辦?

(圖/今週刊提供,蕭芃凱攝影)

大學招考新制上路,考生即將於4月上傳高中最後一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案」,但官方指引2月底纔出爐,如何讓全國高中師生完善呈現3年學習成果,是當前最大挑戰。

111學年度起,高中職學習歷程檔案將正式成爲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參採項目之一,且至少要佔書面審查資料成績的20%,由於攸關升學競爭,不少家長、學生都希望做出受大學教授認可的完美檔案,補習業者嗅到這股商機,也順勢開出各種「學習歷程檔案專班」。

以指導高三生撰寫申請各校系必須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爲例,坊間補教業開出的「學費」爲一所校系1萬2千元起跳,第二系所之後每系加價4千元不等;想要代寫多元表現與科系關聯性、外加口試輔導再加價1萬5千元,若是熱門的醫學系或牙醫學系,更需加價3萬元。爲吸引考生報名,有補教業以「頂大名師」爲號召,但實際上只是請大學教授演講兩小時。

「學習歷程產業鏈」亂象也延伸到電商平臺,「蝦皮」商城有熱銷1百萬套、名爲「學習歷程套餐」的商品,要價兩千元至萬元,標榜提供線上諮詢、代寫等服務,也有一本近萬元的醫學系自傳範本、民間出版一本3百元的《學習歷程檔案寶典》……。

不僅市面上的學習歷程商品交易熱絡,臺北科技大學3月初也因「公然將學習歷程以商品販售」,被教育部要求提出檢討報告與懲處名單。

臺灣教育「南韓化」

金錢負擔、城鄉差距都放大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增家憂心,連學習歷程檔案都被開發成補習產品,顯示臺灣教育正走向「南韓化」,不僅增加學生的金錢負擔,更強化階級與城鄉差距。「對經濟弱勢家庭的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競爭方式。」

學習歷程檔案商品化,確實與108課綱強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馳。臺大社會系主任林國明教授認爲,學習歷程檔案是爲了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考試看不出來的學習成果,例如課堂的學習單、作業、實驗紀錄,因此特別重視學生對各種課程的反思。「這些都沒有辦法由補習班代作,如果(補習班)說可以,那就是在騙錢。」

林國明進一步舉例,自己過去常見每篇自傳都是同一種開場:「我從小在幸福的家庭,父母讓我自由發展」,但身爲大學教師,他並不欣賞這類「模板化」的備審資料。

然而,就國、高中校長的視角,也確實能理解學生因爲對這項考招新制陌生、只好尋求外力協助的焦慮。

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坦言,過去兩年來,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宛如盲人摸象,很多高一、高二學生因爲還不清楚未來方向,難以針對特定科系撰寫反思,希望大學校方直說想要什麼。就他的立場,認爲大學確實有必要說明,考量大學教授的時間與知識也有價值,不能強求他們免費授課;但一收費卻又淪爲「商品化」,實在讓人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