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青少年從網絡世界拉回來是徒勞” | 評論
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中使用很普遍,它在帶來便利與樂趣的同時,也給青少年成長帶來諸多隱患。
爲此,浙江杭州某中學向全體師生髮出《關於合理使用社交媒體倡議書》,建議學生在16週歲之前儘量遠離社交媒體,不註冊社交賬號。
該倡議引發網友熱議,“處於身心快速發展、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青少年,應該遠離信息紛雜的社交平臺,與身邊人建立更真摯的情感”“讓‘網絡原住民’遠離社交媒體怎麼可能,而且網絡素養是未來人才必備的”……關於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是與非,本期聽聽這位作者的思考。
來源 | 《中國教師報》評論版
作者 | 羅義安 湖北省安陸市紫金路小學
原標題 | 《社交媒體可善用而不可拒絕》
學校之所以發出這一倡議,是因爲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成長帶來諸多安全隱患,包括不良語言和行爲、扭曲的價值觀等。面對衆聲喧譁的網絡世界,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可能出現思維能力退化和思想極端化等問題。
於是,不少國家紛紛出臺禁止舉措。今年3月,美國佛羅里達州出臺一項法案,禁止14歲以下的兒童擁有自己的社交媒體賬戶;4月,法國醞釀禁止11歲以下兒童使用手機、13歲以下兒童使用可上網的手機的法案;6月,西班牙政府提出一項法案草案,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訪問社交網絡……
無論禁止還是倡議,想把青少年從網絡世界拉回來都是徒勞。在我國,當代青少年伴隨着網絡發展而成長,被形象地稱爲“網絡原住民”,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也理所當然地成爲他們認識社會的重要途徑。
據《第六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2023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上升至1.96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7.3%。要求青少年遠離社交媒體,意味着讓他們失去許多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意味着讓他們失去許多陌生的朋友,也意味着讓他們失去認識社會的重要途徑。
對於未成年網民來講,虛擬世界並不“虛”,真實世界未必“真”。在他們看來,真實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雖近,但存在距離感,是熟悉的陌生人;網絡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雖遠,卻保持着親近感,是陌生的熟悉人。因而,學校的倡議學生未必響應,學校的建議學生也未必採納。
其實,對於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註冊社交賬號,學校的有些擔憂是多餘的。比如,學校擔心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常態化導致他們與真實世界脫節。事實上,網絡世界也是現實社會的一部分,接觸社交媒體,可以從不同角度認識現實社會,從而更好地走進現實社會。學校也不必放大社交媒體的負能量,更不必把學生不良習慣的養成都怪罪於社交媒體。
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明確指出,要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通過“社會共治”實現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何爲“最有利於未成年人”,何爲“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建議未成年人遠離社交媒體、不註冊社交賬號,無異於剝奪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因而學校的倡議並非最有利於未成年人,也不屬於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範疇。
心理學中有“操控型父母”的提法,是指那些通過控制孩子的行爲和心理來影響其成長與發展的父母。他們通常通過行爲控制和心理控制實現對孩子的操控。學生是否遠離社交媒體,學校不應該成爲“操控型父母”替學生做主,而應該把選擇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選擇。
青少年要遠離的不是社交媒體,而是低俗不良內容;青少年不是不能使用社交媒體,而是要善用。這就需要學校成爲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的引導者,實時提醒,幫助學生消除干擾他們判斷的因素,消除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隱患,進而提升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同時,學校也要成爲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的指導者,強化未成年人數字素養教育,引導其善用互聯網;推進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通識教育,防範相關領域的潛在風險。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羅義安 湖北省安陸市紫金路小學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