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滾息 善用金融工具打造穩定收益

寶山會客室 廖仁杰。(圖/理財週刊提供)

小資族如何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中原大學國貿系教授廖仁杰善用股票、保險、房地產、債券、外幣定存等金融工具,每月除了薪水之外,還創造5萬元到7萬元的穩定收益。

廖仁杰30歲以後纔開始做財務規劃,令人訝異的是,他累積第一桶金的方式竟是大家所輕忽的美元儲蓄險保單。

*存錢起手式:美元儲蓄險

他分享,儲蓄險報酬雖低,卻是強迫自己存錢最好的方式。30歲薪水大概4萬多元,扣掉生活費,每月可存下2萬元,一年可以存24萬元,加上年終獎金,至少可以買摺合臺幣約50萬元的美元儲蓄險保單。

一般儲蓄險是六年期,每年存50萬元,六年下來就有300萬,再補個幾十萬,就可以當作買房的頭期款。

從30歲到48歲,他陸續買了三張六年期美元儲蓄險保單,前面兩張都期滿贖回,成功買下兩間房子,第三張保單目前已期滿未解約,每年可拿回3%利息。

手上的兩間房子,一間自住外,另一間出租賺取現金流。第二間房子總價2000萬,貸款1400萬,以現在房貸最低利率2.06%計算,每月繳息2.4萬元,租金4.5萬元,扣掉繳息,每月還有2萬元的租金收入。

*租金+息收 打造穩定被動收入

而這2萬元的租金收入,就成爲他的基本樁腳,其他的用外幣、股票、債券、保單的利息來補足,創造每月5萬元的被動收入。

首先是股票,爲了創造穩定收益,他選擇股價波動小、EPS穩定、配息不會太低的金融股和民生消費類股,金融股以兆豐金、國泰金爲首選,民生消費類股則以中華電和統一超爲主。

他說明,兆豐金連續22年配發股利股息,配息率超過80%,國泰金以保守穩健爲主,股價波動不會太大,二檔各持有20張,過去國泰金配發股利3.6元,每年7、8月大概領到七萬多元股息,兆豐金配息2.5元,也可以領到5萬多元股息。

中華電和統一超,各投入100萬元,目前中華電配發股利4.7元,殖利率3.87%,每年領息約3.8萬元,統一超目前配發股利9元,殖利率3.21%,每年配發股息也有3.2萬元。

再來是債券,廖仁杰目前投入債券的資金有300萬元,其中,100萬買單一債,剩下200萬買債券ETF,單一債總利率是4.5%,一年配息二次,每半年可領到2.2萬元。

*長債短債同時作 加碼債券ETF

廖仁杰擅長操作單一債券,短天期債券和長天期債券同時操作,短天期債權買BBB級以上的公司債,長天期債券以AAA級的公司債或公債爲主,他說,經濟景氣差,聯準會纔有可能降息,一旦景氣轉壞,短債可以隨時賣出,風險相對低,聯準會降息,對長債有利,屆時可賺取價差,再把獲利轉投資房地產。

另外,他買進債券ETF,債券ETF一年配息四次,以4.5%的利息來算,同樣有9萬元息收,分配到各季,每季可領到2.2萬元。

第三,保單部分,他還有一張價值臺幣300萬元的美元儲蓄險保單,以利息3%計算,每年還可以領至少10萬元的息收。

*美元貶大買 降低匯差風險

如此一來,股票、債券、債券ETF、保單,十個月可以領到平均2萬至3萬元的息收,剩下的二個月,則用美元定存的利息來補足。

「美元最重要,做任何投資都要從美元開始」,廖仁杰分享,他會趁着美元貶值時大量購買,再用美元購買美元保單、債券、債券ETF,減少匯差的風險。

廖仁杰說,美元兌臺幣只要低於30元,他就會買進,過去三年,美元兌臺幣最低來到27元,光匯差就有10%的報酬,加上定存美元利息4%之多,加起來至少有15%的報酬。

他每年投入摺合臺幣約100萬元投入美元定存(約33萬美元),分爲二次,一次定存50萬臺幣,以利息4%計算,每半年可領到2萬元的息收。

總結起來,每月二萬多元的租金收益,加上股票、債券、債券ETF、美元保單、美元定存,平均每個月可創造2至3萬元的收入,實現每月5萬元的被動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用美元定存的利息收入來繳保費,所創造的保單價值再用以支付房子的頭期款。他分享,美元定存一般可做三年,儲蓄型保單一張六年,保單第一期先用薪水負擔,保單第二期用美元定存的第一期利息繳交,保單第三期用美元定存的第二期利息繳交,以此類推,達到以息滾息的目的。

*三個買房獨門心法

廖仁杰在買房上也有獨特的方法,第一,他會考慮未來賣出時接手的對象,選擇市價介於2000~3000萬元的房子,因爲如果是2500萬元,每坪單價70至80萬元,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買得起,這些人接手可以談到的價格不會太差。第二,交通便利,最好離捷運站十分鐘可以到。第三,最好有知名房仲,如永慶、信義等進駐,有仲介進駐,代表該地段不會太差。

以他當初買入一坪55萬,現在漲到一坪80萬,中間價差20萬,30坪就賺600萬元,一般人要花六年才能賺到。

目前他有一份穩定的薪水,每年創造至少60萬元的被動收入,他會等機會再把資金投入股市、債券或房地產,持續把息收放大。他提醒投資朋友,要創造長期的穩定收益,最重要的是要能堅持,不能隨波逐流,才能達成穩定收益的目標。

本文作者:蔡武穆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1201期》)

《理財週刊12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