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郊發現唐代宮人墓地 墓葬排列有序經嚴謹規劃
大陸考古在西安西郊發現多處唐代宮人墓地,顯示墓葬排列有序經嚴謹規劃。圖爲挖掘出的陪葬古珠。(中新社)
大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指出,從2021年至2022年,考古人員在西安西郊蓮湖區棗園街道三民村、陳家寨和灃東新城三橋街道賀家村等地,相繼發掘魏晉至明清時期墓葬1200多座,極大地豐富西安西郊歷史時期的考古學研究資料,完善該區域從魏晉、十六國、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變序列,尤以隋唐時期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發現和認識。
其中的三民墓地發掘西晉至隋唐時期中小型墓葬280多座,並以唐代宮人墓地爲本次考古重要收穫,當中的宮人墓共計57座,可分爲9排,各墓之間無打破關係。墓葬皆屬直線形土洞墓,主要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道爲斜坡底,墓室空間狹促低矮,僅可容棺。墓葬均爲單人葬,墓主仰身直肢葬,頭向南。
跟中新社報導,隨葬品以陶罐、壺爲主,部分墓葬見有貝殼、銅鏡、玉石飾品和黛板等女性妝扮用品。根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品分析,墓葬時代當屬唐代初期。經鑑定,20座人骨保存較好的墓葬墓主皆系20歲至30歲的年輕女性。這批墓葬形制與葬俗一致,排列有序,顯然經過嚴謹規劃。
結合以往在此地西南發現的唐太宗、高宗及中宗時期的宮人墓誌推測,此次發現的墓葬應系唐初宮人墓。該墓地的發掘首次發現了唐代宮人墓地東兆溝,明確了墓葬排列方式,進一步確定了宮人墓地的分佈範圍及其埋葬序列。
而在宮人墓東部發掘4座唐宮廷內侍墓葬,表明此處亦屬唐代宦官葬地,且以開元前宦官爲主,生前居住於長安城內西北坊,晚期隨着政治中心向大明宮轉移,宦官也更多選擇居住在離大明宮更近的長安城內東北坊,按照就近埋葬的原則,卒後埋在了東郊滻灞一帶。
據瞭解,陳家寨墓地兩年度共計清理有北朝隋唐時期中小型墓葬581座、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約有1500多件組。這些墓葬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歷史時期,爲目前關中地區發掘這一時期中小型墓葬數量最多的一次,是探討北朝隋唐以來長安城居民居葬關係的重要實例。尤以發現的一批隋代小型墓葬較爲重要,爲釐清隋唐之際中小型墓葬的演變規律與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