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成立500億母基金

這一次,武漢火力全開。

投資界-解碼LP從武漢方面獲悉,月初武漢市地方金融局牽頭起草《武漢市關於加快發展股權投資行業的若干支持政策(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提出設立總規模500億元的政府產業引導投資基金。

爲了吸引優質VC/PE落地武漢,《徵求意見稿》給出了大禮包對新設立或者新遷入且資金託管賬戶設在武漢市的股權投資基金,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落戶獎勵。如今,政府引導基金大爆發,各地對VC/PE的爭搶如火如荼,GP們在意的返投比例、投資限制,獎勵激勵政策等都有了不同程度鬆綁。

武漢籌劃500億產業引導基金

這樣的力度即便放在全國範圍內也是罕見。

具體來看,《徵求意見稿》提出將設立500億規模政府產業引導投資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產業引導和多級放大功能,力爭到2025年實現武漢基金規模不低於3000億元。同時,還將共同設立市、區兩級戰略性母基金、重點產業基金、專項子基金等,基金主要聚焦武漢重點產業、科技型企業、優勢項目開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各類股權投資。

按照《徵求意見稿》,市、區政府引導基金參與設立的母子基金,在母子基金中的出資比例不超過20%,天使基金、種子基金、成果轉化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中的出資比例可適當放寬,但不超過40%。

爲吸引新基金落地武漢,《徵求意見稿》提出對新設立或者新遷入且資金託管賬戶設在武漢的股權投資基金,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對新設立或者新遷入的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及新設立或者新遷入的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機構,提供免費辦公場所、房價5%的購房補貼、3年內最低50%的場地租金減免等。

而在最令GP頭疼的募資方面,武漢將出臺政策鼓勵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長期資本擴大權益投資,對符合條件的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理財資金、年金等,分檔給予補貼支持,以拓寬基金的募資渠道。

爲鼓勵機構加大投資力度,《徵求意見稿》提出對以增資擴股方式投資武漢市“965”產業非上市企業的股權投資基金,將按照實際投資金額的2%給予其管理機構獎勵,每投資1家最高獎勵100萬元,每家股權投資管理機構每年累計獎勵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目前,“投早投小”成爲各地新趨勢,武漢也不例外對以增資擴股方式投資武漢市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股權投資基金,將根據規定以實際投資金額的15%給予其管理機構獎勵,每投資1家最高獎勵100萬元;面臨投資損失的,按規定年限依項目首輪投資實際損失金額的20%給予補貼,每個項目最高補貼300萬元。

此外,武漢支持設立二級市場基金和併購基金。鼓勵各類資本發起設立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併購基金,鼓勵現有母基金引入二級市場基金策略(S策略),面向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項目受讓二手份額或者股權,拓寬股權投資退出方式。按照S基金在武漢實際投資金額的1%對其管理人給予獎勵,每家股權投資管理機構累計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

還有加大對股權投資人才的招攬。《徵求意見稿》提出對引才育才效果突出的機構給予10萬元到50萬元補貼,股權投資領域核心專業人才也將按照其年工資薪金8%的比例給予獎勵,每人每年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此外,武漢還提出了鼓勵股權投資機構加大投資招商力度、落實股權投資機構稅收優惠政策、優化政府引導基金激勵機制、建設數字化股權投融資服務平臺、打造股權投資聚集發展基地、提升股權投資組織載體服務質效等14項措施。

近幾年,武漢發力創投。清科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年武漢市股權投資市場發展白皮書》顯示, 2020年武漢區域的引導基金已達31只,基金到位規模1047億元人民幣,位列全國第六。此後,長江清科AI產業母基金、武漢碳達峰基金、武漢市首支數字產業基金等相繼落地,僅2021年一年,武漢就密集落地多個百億基金。

今年3月,長江產業集團整合設立了長江創投和長江產投兩支母基金,總規模500億。母基金引導放大設立5000億元各類基金,重點謀劃推進新能源電池、數字產業、半導體產業鏈等一批省級戰略基金;隨後太保資本200億元超級險資母基金也落地武漢.....至此,中部又一個“創投之都”正在崛起。

引導基金大爆發,爭搶VC/PE

武漢並非個例。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引導基金大爆發,爭搶頭部GP的一幕幕上演。

比如深圳。作爲國內最早進入創投行業的城市之一,深圳目前正着力打造“國際風投創投 中心城市”。今年4月,深圳市出臺《關於促進深圳風投創投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爲鼓勵VC/PE落戶深圳,提出最高獎勵達到2000萬,並提供各項補貼優惠;此外還提出扶持重點風投創投機構在深圳發展,對達到營利要求的機構最高獎勵2000萬。

此外,深圳市近期還發布了促進“20+8”產業集羣發展(指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8大未來產業的產業集羣)的意見,制定了“一集羣,一基金,一專項,一展會,一論壇”的規劃,進一步拓寬GP的投資渠道,計劃全年新增創投機構60家。

而靠“合肥模式”走紅的安徽省也不遑多讓。據瞭解,安徽省一直在進行“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的探索,不僅在創業項目所需的科創資源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吸引企業入局;政府還從“十三五”期間就拿出170億建立母基金,“十四五”期間出資500億,提出打造四個萬億級的產業集羣,以充裕的項目和資金吸引到了大量頭部GP。

今年7月,《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組建方案》印發,7支總規模超過400億元的基金成立,該方案將基金返投比例降低至1.0-1.2,同步放寬返投認定標準。並增加對投資失敗的容忍度,不再以單一子基金或單一項目的盈虧作爲考覈評價依據,基金投資容錯率最高可達80%。

此外,江浙一帶更爲火爆,各個省市紛紛開出各類優惠政策。江蘇揚州7月政策提出,VC/PE落戶並在當地投資,最高可獲得超2000萬元獎勵;南京開始實施PSD戰略、提供金融全牌照,在投貸保聯動下提出全面服務VC/PE;浙江則實行省市縣、產投研、投貸保擔三方面聯動,同時在投資上補齊產業鏈的上下游……

如今,“基金招商”席捲而來,各地政府都希望通過基金實現產業協同,以引導基金吸引創投機構完成當地產業升級。目前百億母基金已經從二三線城市下沉到縣區一級,從活躍的南方城市走向北方,甚至向中西部擴展,堪稱遍地開花。

與此同時,政府引導基金對優質VC/PE機構的門檻也悄然降低。此前,規模100億的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招GP,出資比例最高可達40%,該基金的返投比例要求爲1倍。還有青島,也將返投比例從最早的2倍降到了1.1倍。

不難發現,各大省市吸引GP的條件都集中在幾個方面:除了創投機構和基金落地獎勵、稅收優惠等,進一步降低返投比例、增加出資額、以及放寬投資限制、管理費和績效升級等幾大方面一直都是政府引導基金吸引VC/PE的關鍵。面對不同的項目和機構,也有地區提出了差異化的考覈機制。

還有更多新的探索開始出現。其中,多個政府引導基金都提出“省、市、區縣等聯動”,爲VC/PE的募資和投資下沉鋪路,提高政府引導基金出資比例;面對退出難的問題,多地成立S基金,開始嘗試“PSD模式”,即母基金+S基金+直投,進一步拓寬退出渠道。此外,地區產業項目、人才引進、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服務等也成爲爭搶GP的潛在優勢。

正如在第十六屆中國基金合夥人峰會上,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河南農開產業基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暘一席話,“在這裡投項目,你只要做好自己專業和擅長的事,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幫忙協調。”這也是各個省市區縣求賢若渴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