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院士:算網融合將爲運營商帶來新的增長點

雲網/算網融合作爲新型基礎設施的技術底座,在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1月9日,在“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雲網/算網融合正在促進產業鏈互利共贏,爲電信運營商帶來新的增長點,使雲服務商從中獲益。但目前雲網/算網融合發展並不理想,產業界還應在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管理模式創新三個方面做進一步探索。

算網融合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正擺脫過去反覆的迭代試驗,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模擬尋優。隨着消費應用、產業應用逐步轉到線上,工業設計、藥物仿真、電網建模、動漫渲染等都需要利用算力完成工作,但這並不意味着每一個企業都要自建算力設施,企業也可以作爲算力消費者通過通信網絡向IDC算力平臺發出計算請求,利用IDC提供的付費或免費的模型算法、數據和算力,得到計算結果。

鄔賀銓指出,雲網協同加上算力調度平臺發展成算力網絡,算網協同正成爲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及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

在雲網/算網融合的發展趨勢下,電信運營商和雲服務商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鄔賀銓從雙方業務角度出發給出瞭解答。

電信運營商從雲網融合發展中迎來新的增長點。中國的運營商是全球少有的運營商+雲服務商,更願意探索雲網融合。自5G商用以來,運營商網絡雲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控制面功能雲化並與用戶面解耦,將運營、業務和管理支撐系統都納入到雲平臺進行統一協調,構建了基於服務的網絡體系。鄔賀銓指出,在政企用戶既需雲也需專線的情況下,運營商如果能將雲服務打包提供給企業,將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業務粘性也將更好。

雲服務商將從雲網融合發展中獲益。雖然從表面看傳統雲服務商似乎更願意把通信網絡作爲管道,SD—WAN與DCI等技術的崛起也沖淡了運營商爲客戶提供專線的優勢,但云服務商自身業務對網絡傳輸數據可靠性、時延、帶寬等要求仍需運營商配合才能滿足。鄔賀銓表示,未來80%的AI決策將發生在邊緣和端側,邊緣雲與中心雲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廣域網的網絡資源進行協同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而邊緣計算的資源在運營商手上,在雲網融合的發展趨勢下,雲服務商將從中獲益。

算網融合尚存四大挑戰

雖然雲網/算網融合爲電信運營商、雲服務商、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得到了業界的大力支持,但當前雲網/算網融合的發展並不理想。在會上,鄔賀銓介紹了雲網/算網融合發展面臨的四大挑戰。

01

雲與網獨立建設,信息互不開放、協議不一致、相互調用接口不標準。

02

雲與網的運營主體不同,或者同一運營主體但不同的管理部門,相互獨立,數據共享程度低。

03

算力網絡資源對客戶欠透明,需將計算、存儲、網絡以及算法等資源作爲產品的組成部分提供給客戶。

04

雲網資源缺乏統一的能力提供和調度平臺。

面對當前雲網融合發展的痛點、難點,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推進雲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進雲網協同發展,提升數據中心跨網絡、跨地域數據交互能力,加強面向特定場景的邊緣計算能力,強化算力統籌和智能調度。

三方面精準發力推進算網融合

從國家的要求以及業務和應用發展來看,雲網融合、算網融合是一種自然選擇。鄔賀銓指出,發展算網融合、雲網融合還要在三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是雲網/算網融合的標準化工作。計算能力不僅與CPU能力有關,也與存力有關,而且不同的AI任務(卷積網絡、深度學習、遷移學習等)所需的軟件不同,數據中心的算力利用率也不同,需對算力資源有科學的衡量標準。同時,計算、存儲、算法資源及網絡資源也需要有統一尋址標準。

二是雲網/算網融合開發工作。當前,雲網/算網融合在架構、層間接口、算網控制協議、算網轉發設備、算力調度引擎、算力分發調度平臺等方面還有很多空白;跨域數據、計算、存儲、網絡資源實時監測技術、計算能力調優、計算資源優化利用等需要研究。

三是雲網/算網融合的管理體制與商業模式研究。不同運營主體或業主間相關資源數據怎麼共享?企業商業秘密數據誰來保護?跨域管理的主體是誰?這些問題都亟待解答。同時,東數西算工程的機制以及雲網/算網融合管理體制創新也需要探索。

最後,鄔賀銓表示,行業要加強戰略佈局,加快建設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責編/版式:黃楊洋

審覈:申晴

監製:劉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