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戲皆精彩,票房半日破億,看《無名》挑戰中國諜戰片天花板!

程耳導演的《無名》,我個人已經期待好久了,現在終於等來了全國正式公映,迫不及待走進影院,看完這部電影,不負我多年等待,《無名》值得。

而微博96%的超高推薦度,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爲什麼我如此期待?爲什麼要第一時間去看《無名》,理由有很多,《羅曼蒂克消亡史》之後,我認爲程耳導演是中國新生代導演中是最能拿範兒的一位導演,也是最有格調的導演,他掌鏡的獨特電影風格,甚至到了讓我不得不折服的地步。

銀幕拉寬,面無表情的人物,幾波人馬深入幽深陰暗的走廊內。

他們有的在找人,有的在找東西,有的在找找人的人,有的在找找東西的人,他們相互對峙廝殺,或定格,或突然來個大特寫,那種肅殺場景,令人感到窒息,站位距離恰到好處,各勢力間錯綜複雜,硝煙瀰漫,一觸即發。

《無名》可以說,把時間背景投放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在大銀幕上能拍得這麼有質感的,迄今爲止,我看過的影片,找不出來第二部。

還記得去年三月我在網上看到的首支預告片,王傳君與王一博擡着“屍體”向海中走去的場景,當時就把我的好奇心瞬間點燃了。

現在它終於給了我答案,但也再一次讓我的心態炸了,怎麼就這麼會拍呢,插敘倒敘,反轉再反轉,以爲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沒有一個節奏點是你能掌控的,劇作表達,巧思妙用,滿足觀衆胃口。

尤其美術與攝影獨樹一幟的呈現,當看到王一博身體側對鏡頭,看到的是自己還是另外一個人?整張臉越來越清晰,面向主光方向,是否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再看梁朝偉,他在觀察,他很謹慎,沒人能猜到他的心思,緊接着他將全身隱入黑暗,他也許是個潛伏者,甚至連名字都沒有。

這種黑白明暗的方式,將程耳導演的“腔調”盡數釋放,梁朝偉無愧爲影帝,能撐得起王家衛,自然也能駕馭程耳給予的角色特性,渾然一體的表演,模糊了現實與電影之間的邊界,無論是老帶新,還是與一衆戲骨對飆演技,皆拿捏有度,收放自如,梁朝偉這個角色也讓《無名》的文戲部分更加飽滿,也更有戲劇張力。

我的個人感受是看梁朝偉出來演,就已經很滿足了,此次“易先生”再出山,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電影票衝起來。

另一位男主王一博,外界對他的關注度就更高了,雙雄博弈,一文一武,那麼“武”肯定就是王一博部分了,此次他在影片中擔任了大量精彩的打鬥戲份,深厚的舞蹈功底讓他在學習動作時事半功倍,與梁朝偉相輔相成,靜動之間盡顯電影美學。

程耳導演在極致語境下一眼相中王一博,給了他大銀幕首秀的機會,他抓住了這次機會,就此將踏上影視領域最高殿堂,展現出他該有的年輕英氣。

《無名》是春節檔最神秘的一部電影,它的神秘是架構在家國危難的風雲詭譎之中,在此故事背景下,片中每一個角色,包括江疏影、黃磊、大鵬,甚至是那驚鴻一瞥的周迅,都變得冷峻起來,都透出了一股難以言說的文藝氣息。

諸多角色之間似乎毫無關聯,但揭開一層層面紗後,才發現這張關係網是多麼龐大,龐大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這份編織在老上海的舊圖景,我相信許多人走出影院後都會與之產生共鳴,因爲神秘不代表故弄玄虛,基於大衆審美,你可以深刻理解《無名》的表達思想。

雖然剛剛離開影院不久,但《無名》帶給我的“超級商業片”的快感,仍意猶未盡,程耳導演在變,這是他正式面向市場後轉變立場與態度的創新之作,對大片理念進行了一次梳理與升級,多面性滿足了觀衆們不同的觀影需求。

強烈的個人風格並非只想突出劇作表達,呈現出的高級感纔是《無名》的重頭大戲,應爲這種高級感是獨屬於程耳的電影風格,它所釋放出的魅力,在於角色漂移不定的內心掙扎,在於追逐打鬥的極致美感,在於家國情懷下的犧牲與救贖。

建議諸位走進影院,去觀看程耳導演的這部時隔6年的諜戰力作,文戲飽滿,武戲燃炸的《無名》,因爲它會成爲今年最有“範兒”的一部電影,僅此,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