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春生冬至時 人間小團圓

人民網記者 劉微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冬至。冬日之旅行至過半,在北風的低吟與白雪的輕舞中,世界萬物積蓄着向上的力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迎來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太陽直射點漸漸北移,北半球的白天時間逐日變長,因此有了“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民間說法。

以五天爲一候,古人將冬至分爲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在這片靜謐的冬日圖景中,蚯蚓還在蜷縮着身體冬眠,麋感到陰氣漸退已慢慢解角,山間冰凍的泉水開始緩緩流動。“冬至一陽生,天時轉日長”,陰陽二氣自此開始逆轉。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日後,全國各地步入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即民間常說的“進九”。人們從冬至日數起(也有的從冬至日的第二天數起),此後的每九天算作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意味着冰消寒散,萬物復甦,春光正好。

在我國古代,冬至不僅是節氣,還是重大的節日,素有“冬至節”“冬節”“亞歲”之稱。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一如年節。”《嘉興府志》亦述:“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時至今日,各地冬至習俗依然豐富多彩。“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地區的人們喜愛用熱騰騰的餃子驅散寒氣;南方人則偏愛湯圓,寄託着“團圓”“圓滿”的美好願景。

“一歲之氣,始於冬至”,冬至正是調養身體的好時候。保證充足睡眠,注重空氣流通,適當運動健身,保持心情愉悅……一些簡單的養生小技巧,能讓這個冬天更加溫馨愜意,爲新一年儲存更多能量與活力。

冬已深,春不遠,人向暖。在這歲末時節,願你冬至福至,心懷溫暖,堅定前行。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