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於國華/被低估的農業國家隊,走訪西螺延平老街「永豐米糧行」
永豐米糧行老闆黃裕釗,開店推廣本地優質雜糧。 圖/於國華提供
西螺延平老街上的永豐米糧行,沿着前廊檯面,整齊排列四十多方木盒,盛着五顏六色的豆谷雜糧,繽紛滿目,一眼看穿這家店的主題。望向室內,老屋格外明亮,原來二樓地板拆除了,屋頂再加開窗戶,直接帶進天光。
「這是最美的雜糧店了!」我讚美着。老闆黃裕釗笑着回說,「開這家店,希望民衆進來認識臺灣最好的雜糧!」
雲林縣盛產多種雜糧。黃裕釗家裡也曾經賣雜糧,從小伴着堆積如山的麻布袋長大。成年後到臺北創業,從事媒體傳播,練就做節目、說故事的本領,但日夜爲業務奔忙,終於累了,回老家休息;剛好遇上「廣合商行」的老屋招租。黃裕釗租下房子,生命連結到了最初的記憶,他開始經營米糧零售。
「廣合商行」頗有來歷,曾是當地最重要的洋貨進口貿易商;氣派的二層樓建築,歷經多次整修,結構層次複雜,有磚牆夾土牆、還有泥土和米糠塗層。黃裕釗用八個月整修,去除非必要構件、露出建築原本面貌,加上舊有用具和裝潢,展現了人、建築與商業的生活故事。
黃裕釗介紹老屋,從前門一路講到後門,每處細節都有故事,他的理想不只是一家雜糧店,而且是有藝術展覽的「雜貨店藝文中心」。琳瑯滿目的雜糧和食品,各有生產背景與來歷,在黃裕釗的介紹中,不斷聽到重複的關鍵字包括:本地生產、社會企業、友善環境,說明了他的進貨原則。
喝着招牌冰豆沙,聽完雜糧產業的困境與機會,我恍然大悟,黃裕釗並沒有遠離傳播行業。永豐米糧行就是媒體,節目是本地雜糧故事。如果有位小編在場,綜合這些故事內容,應該下這樣的標題:被低估的農業國家隊!
因爲「雜」字的錯覺,向來以爲「雜糧」只是配角食材,無足輕重。幾年前朋友給了一帖老中醫的養生方,十種雜糧混合白米煮粥,養氣又排毒,這才明白雜糧的妙用。相較於現代人的精製米、麥主食,雜糧提供更多種營養,對健康十分重要。
臺灣糧食自給率僅有三成,嚴重偏低;但臺灣盛產稻米,缺的是「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以及雜糧,主要仰賴進口。近來低糖飲食風氣造成米、麥需求走低,雜糧反而更顯得重要。但因爲進口農產價格便宜,農民缺乏種植意願,一些本地品種竟然瀕於失傳。所幸許多農民因爲文化、生態或風味等因素,加上食品業者及政府支持推廣,本地黃豆、黑豆、紅藜、小米等雜糧作物,終於得以重現於市場。
捍衛本地雜糧生產、提升糧食自給率,在臺灣種植雜糧的農友,真是一羣被遺忘的農業國家隊。如同永豐米糧行的店家,則是協助臺灣雜糧攻佔市場的灘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