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跨國管理、國際經濟、財富傳承,家族企業出海挑戰重重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近些年,“不出海,就出局”成爲許多行業共識,但實際上,出海對於中國企業來說並不是一個新鮮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教授陳世敏此前在採訪中向記者表示,中國企業出海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那時中國企業出海集中在傳統制造業領域,如紡織、玩具、電子產品等,主要依賴價格優勢,最初的出海形式多爲出口貿易。

現如今出海的企業、產品、形式都更加豐富。近日,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上發佈的《中國出海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報告No.1(2024)》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中國5061家樣本上市公司中,有海外收入的公司多達3215家,佔比63.25%。

而從出海的形式來看,陳世敏表示,近些年,越來越多涌現出海外併購、海外投資等不同模式,許多企業還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

除了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之外,中小型家族企業也是出海潮中一股活躍的力量。

一位跨國企業創始人告訴記者,中國家族企業走出去很早就在海外發生了,海外華人在80年代後期的時候,就在政策的引導下前往東南亞,80、90年代新加坡政府也很鼓勵當地的企業走出去,因此華人企業家在出海方面有很多經驗。

中小型民營企業出海崛起

近些年,出海的中國民營企業越來越多,尤其是中小型上市公司。中歐商學院12月初發布的《家族企業國際化》白皮書顯示,2023年出海的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佔34%,比2019年高出了10個百分點。

近些年,民營企業出海正在加速佈局。12月25日,廈門海關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福建省民營企業進出口10810.9億元,同比增長3.4%,創同期歷史新高,佔福建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9.7%。其中,出口7940.9億元,增長4.1%;進口2870億元,增長1.3%。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李秀娟認爲,驅動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客戶的驅動。企業客戶、供應商作爲主要驅動力是一大直接因素。第二,政策導向,比如中國加入WTO, “一帶一路”倡議,也是驅動家族企業走出去的因素。第三,市場的變化。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內卷”現象嚴重,迫使企業走出去,尋找新的增長點。

在她看來,中國的家族企業的國際化起步雖然晚,但增長趨勢顯而易見。A股上市的公司裡,有一半是家族企業,國際化戰略開始比較早的,比如美的集團、晶科能源、正泰集團,業務已經遍佈了全世界,並且較早在全球的範圍內佈局了研發中心、生產基地,開始建立了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合作體系。

出海企業面臨多重難題

企業出海並非易事。一位出海家族企業CEO告訴記者,出海之路不是一片坦途,面臨着跨國管理、文化差異、國際經濟等多重挑戰。

“我們企業的員工規模不大,共有一萬五千名員工,可能比中國一個工廠規模還小,但這些員工有18個國籍。要管理18個國籍的人,而且讓大家能夠有歸屬感,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作爲一家服務型企業,文化認同感非常重要”,上述CEO告訴記者。

對於部分出海到東南亞的企業來說,東南亞文化與中國文化較爲接近,但仍然存在差異。如果採取強勢的態度大概率會帶來管理的侷限性。因此,不少企業會選擇僱傭當地人擔任管理職位,而不是選擇總部外派。

除了文化、管理外,國際金融局勢的影響也非常重大。一位跨國製造企業的負責人就分享了他的企業經歷的一次由貨幣匯率波動導致的嚴重危機。在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馬來西亞貨幣大幅貶值,此時他剛好要投資一家法國企業,原本準備了200萬元現金,這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投資,但在短短的一年之內,馬來西亞貨幣貶值了一半,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由於貨幣危機,其所在企業虧損了約1600萬元,直到7年之後才轉虧爲平。

現在,家族企業的出海還與家族企業的傳承相融合。實際上,很多家族企業的國際化都主要由“創二代”來驅動,兩者相交織使得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

根據美國家族企業機構(Family Business Institute)研究,僅有30%的企業可以成功的從第一代傳至第二代;有12%的企業可以由第二代傳承至第三代;僅有3%的企業可以傳承至四代以後。

多位家族企業核心成員認爲,家族企業傳承一是要儘早規劃,儘早完成;二是要在多位二代,也就是兄弟姐妹之間做好分工,各自負責不同的業務板塊。此外,如何保證下一代在自己的管理層保持團結也是極大的挑戰,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是如何在二代之間保持團結;對於獨子二代來說,是如何於企業其他管理人保持團結。

出海家族企業需明確公私財富界限

除了企業運營方面,在家族財富管理方面,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家族企業財富和家族財富之間的邊界模糊,這就有可能導致家庭內外的風險互相傳導擴散。

高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美妍告訴記者,對於出海的家族企業來講,公私財富不分會導致家企資產混同,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家族財富”,但是因爲缺乏法律架構上的隔離保護機制,一旦出現風險必然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導致家企債務混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她指出,家族企業的成長有其獨特的歷史原因,在創設及發展初期確有野蠻成長的優勢,但是也遺留下很多的風險隱患,比如出資時的款項是出資款還是借款不明確、出資款是否實際繳納到位不留痕,註冊資本是否過於虛高不評估、私人賬戶任意處理對公賬戶的款項不合規,家族企業因爲稅務成本等考慮該分紅而不分紅,家族企業內部股權代持不規範等一系列情形。

孫美妍認爲,出海的家族企業,若公私不分,常常會面臨五個主要的財富風險。第一是財富傳承導致公司控制權分散的風險,若企業實控人出現客觀上不能控制企業的意外情況,家族企業的運營,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的佈局,都將受到影響。第二是婚姻變動導致的財富外流的風險。第三是投資本身的風險,第四是債務風險,第五是稅務風險。特別是近期國家稅務對境外投資的處罰和通知看到已經面臨實在的風險。

針對上述風險,孫美妍建議家族企業出海前對家族企業整體的家企隔離風險進行摸排,針對上述風險的不同板塊進行法律體檢,針對不同的風險程度進行財富管理的提前規劃和優化。

她認爲,可以從家企隔離機制、婚姻資產的保全機制、稅務合規和優化機制入手,藉助法律和金融工具,制定合理合法的財富規劃方案,利用法律協議、保險、信託和基金會以及其他的工具,有針對性的處理好財富的權屬確認和爲未來財富的流轉預留可控的空間。

“某種意義上,將個人和家庭所持的資產用合法且明確的法律架構來持有是實現家企風險隔離的有效手段。這種財富管理方案需要系統的、動態、提前啓動,且需要有經驗的法律等各個業務領域的專業人士合力完成,才能實現財富的安全、增值、和諧和久遠的目標”,孫美妍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