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丘 不能與中山國小並存?

游錫堃今天建議把宜蘭市中山國小改爲「渭水」國小,賴總統同意研議改名。記者戴永華/攝影

日前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前院長游錫堃在宜蘭同臺,游錫堃院長建議將民主先賢蔣渭水念過的中山國小改名爲「渭水國小」,賴清德總統承諾請教育部及宜蘭縣政府研議,新聞一出即掀起宜蘭在地人士的討論。

我想起了作家張系國在科幻小說《星雲組曲》中,有一個〈銅像城〉的故事。在未來世界,有一個叫做索倫城的地方,索倫城中有個大銅像,每換一個統治者,新統治者就鑄造一個更大的銅像,包覆在舊銅像之上,於是銅像越來越大,高聳入雲,經過好幾次政黨輪替後,這個銅像已經成爲星球上最醒目的標誌。而後,這個銅像本身成爲人們膜拜的神祇,這個宗教讓人們失去理性,而這個城也因此走向覆滅。這個充滿既視感的故事發表於一九八○年,四十年後重讀,猶如《一九八四》、《華式四五一度》般雋永,令人玩味再三。

身爲中山國小的家長,每每接送孩子時,會在學校中看到「超級大學長」蔣渭水先生的生平介紹。他是第八屆校友,一九○九年畢業,日治時期社會運動的重要人物。一九二一年,渭水學長當時診斷出臺灣所患的是「智識營養不良症」,相隔一百年的現代臺灣,「智識營養不良」依然未解。雖然當時的智識與當今的智識,所指涉的已然不同,但當今臺灣人每週閱讀不到一小時,四成的臺灣人一整年都沒有看書,這是教育問題,亦是文化問題,更是「國安問題」。當時渭水學長之所以創辦「臺灣文化協會」,舉辦巡迴演講與大衆講座,即是爲了讓當時的臺灣人在文化與智識的基礎上參與公共事務,投入文化改革與社會運動。

臺灣的文化與教育問題,不在於將所有「中醫」改成「臺醫」就藥到病除。在歷史面前謙卑,別輕易斬斷文化連結,纔是這個世代臺灣人應該思索的時代任務。那些歷史長流中的深沉探問,一代又一代的我們終將要給出答案,這是知識分子的本分,也是渭水學長告訴我的。很高興自己因爲孩子,而和這個歷史感豐富的學校有了連結。

蔣渭水和孫中山都是時代的民主自由夢想家,已經有「渭水之丘」的宜蘭,難道不能與「中山國小」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