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大一新生入學,揭開了太多家庭的無奈和自卑?
這讓我想起了大學時光,我是在廣州讀的大學,說說我們班裡的情況吧:
A女同學,她老爸是廣州的公務員,而且有點職位的,到了週末就有人來接她回家住,她只跟班裡幾個人說話,那幾個也是廣州的,我印象中記得,我跟她好像沒說過話,即使說過,也絕對不超過3句。
B男同學,是河源人,老爸是企業大老闆,我們之間也很少說話,他曾跟我說,他說剛開學的時候,想跟我做好朋友,但我這個人“比較自我”,最後就沒跟我做朋友,當時我有點懵,然後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太過於自我,其實他不知道,我是自卑,我來自農村,跟他們每個都穿品牌衣服鞋子的人比起來,我根本不奢望跟他們做好朋友,或許只有來自農村的人才能體會到那種辛酸,雖然我進大學的成績,在班裡排前三。
C男同學,來自潮州,老爸是某大公司的會計師,178身高,身材很好,是我很羨慕的身高,吃喝穿用等等都非常捨得。
D男同學,來自廣州,家裡是鐵路交通方面的職工,1米8幾身高。
E男同學,來自長沙,老爸是某大學教授,1米8幾身高。
F男同學,來自梅州,跟我一樣是農村的,他生活上比我更省,還找我借過一次錢,我們剛開始關係還可以吧,後來我們關係也不太好。
G男同學,來自潮州,家裡靠海,有漁場,也不缺錢,吃喝用都比較捨得。
H男同學,來自珠海,老爸是註冊會計師,有自己的事務所,吃穿用方面都比較高檔。
I男同學,來自武漢,老爸是作家,生活上也是用吃最好的用最好的。
J男同學,來自湛江,家裡是石化的職工,吃穿用也都是品牌。
還有很多家裡是做生意的,家裡是農村的不多。
起碼有10多個來自廣州的同學,他們吃穿用都比較好,還有些來自珠三角的,像佛山、江門等,也是比較有錢的,來自潮汕的,也不錯,但來自其他地方的,基本上都比較窘迫。
像我們那時候的飯菜,一般便宜的3元、3.5元,貴點的可以炒菜,6元,我那時候基本上都吃3.5元的,6元的基本上沒去過,而很多同學則經常去。
有時候班裡搞活動,比如出去唱k等等,都是AA的,可能一個人只要幾十元,但我卻捨不得,還有些捨不得出的同學一般也會選擇不參加,不是因爲不想參加,而是因爲沒錢。
這時候班裡有些同學就會說了,你們沒有集體精神什麼的,他們或許不知道,咱是真沒錢,而不是扣。
上下課一般都是這幾個走在一起,那幾個走在一起的,一般都是生活上比較有錢的那幾個走在一起,比較窘迫的那幾個走在一起,特立獨行的一般都是生活上比較窘迫的。
讀大學的時候,非常自卑,感覺別人的生活甩我幾十條街道,因此,跟同學們說的話也比較少,他們還反過來說我這個人太孤僻了,不願意與人接觸,不願意跟他們做朋友。哎,都是成年人了,你們那麼有錢,我那麼窮,我怎麼跟你們做朋友,跟你們做朋友,跟你們一起出去吃喝玩樂,不需要錢嗎?
雖然大學裡似乎物慾比較低,但實際上,家庭條件好的人,依然穿着光鮮,有自己的圈子,家庭條件不好的人,跟他們是很難走在一起的,除了學習水平一個等級外,其他相對來說,沒他們自信。
在大學裡的物質攀比,一點都不比社會上的差,家庭條件非常好的,基本上啥都是名牌,都在攀比,大學生,他們就是一羣“小大人”,他們就是一個小的社會映射。
當然,班裡有時候舉辦的一些活動,的確很讓人感動,很讓人心暖,感覺好像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但這些活動過後,在每日的生活中,大家的距離感依然是那麼的強烈。
在大學的四年裡,我跟班裡的2個男同學也發生過一些不愉快,雖然後來大家都讓這些事情過去了,但心裡的裂痕是無法彌補的。
後來,在班裡的羣裡,有同學發消息結婚了請全班的同學去參加婚禮,我雖然看到了,但我沒有回覆,後來,他還私發了給我,我依然沒有回覆,或許他應該能感覺到,我們的關係不過如此吧。
畢業多年了,我浮浮沉沉,現在混得不咋地,當然,我以前做銷售的時候,也曾做到年銷售額幾千萬元,做下過幾個上市公司客戶來。
以前看過一句話:“我奮鬥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估計我奮鬥18年,都還趕不上班裡的一些同學,哎!挺傷感和落寞的。
慢慢地,不再關心大學同班羣裡的消息了,慢慢地,淡忘了那些曾經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