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短劇走向免費後,發展更猛了?

©️鏡象娛樂

文丨栗子酒

短劇正在突破新的上限,這一次的增長動力,來自免費模式的高速發展。

對此,市場其實已有明顯感知,短劇的消費行爲正從之前的衝動付費向免費觀看轉變。DataEy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IAA短劇日消耗已經增長到2000萬,佔短劇大盤30%,且這一趨勢有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預計年底將達到50%。與此同時,以紅果短劇爲代表的免費短劇APP的用戶規模,也迎來新一輪增長。

而對短劇自身的發展而言,免費模式異軍突起,帶來的則是全鏈多環節的整體調整。

身處差異化的消費場景和收益模型下,短劇的創作話語權被重新分配,創作者的主動性由此而放大,短劇內容邊界隨之拓寬,精品短劇加速涌現並釋放多元價值。同時在市場側,免費模式對應的是更大面積的泛消費人羣,短劇的市場邊界隨之擴大,市場規模增速不減。不可否認的是,短劇正在經歷着新一輪迭變,迅速成長的免費模式,正爲行業發展注入更多創造性和想象力。

免費時代

精品短劇加速涌現

短劇作爲一種新興的內容業態,發展時間並不長,而在這不長的時間線中,免費短劇起勢的時間點,和短劇追求精品化發展的時間點幾乎是重合的,這或許並非只是巧合。

誠然,短劇一開始跑通付費模式之後,確實誕生了一些商業表現非常成功的案例,但這只是極少數。在每年數以萬計的上新短劇中,短劇想要藉助用戶付費拿到不錯的流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並且,就消費的一般規律來說,用戶爲短劇付費大多時候都是情緒上頭下的衝動行爲。付費短劇深諳於此,也在內容創作中不斷地利用這一點,藉助結構設置、內容卡點刺激用戶衝動消費。

從長線發展的維度來說,這樣的消費模式其實很難持續。一方面,觀衆的爽點閾值被不斷拔高,消費動力缺少持續性;另一方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種非良性的創作循環,過度追求爽點刺激,使付費短劇呈現出明顯的題材侷限:男頻主要集中戰神、逆襲、暴富等類型上,女頻賽道則以霸總、豪門、復仇爲主。

相比之下,免費模式則在持續弱化這一現象。以當下發展勢頭正勁的紅果短劇爲例,該平臺上,除了甜寵、復仇等熱門短劇題材,校園、家庭、懸疑等內容也有不錯的表現。前不久,紅果短劇還與央視頻、國家圖書館合作推出聚焦古籍修復的短劇《重回永樂大典》,收穫不少好評。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常見的短劇題材。劇中,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所學員邵白,與《永樂大典》的“書靈”元鑑偶然相遇,透過他們的視角,《永樂大典》在朝代變遷中的輾轉、流離呈現在觀衆面前,邵白的修復之路更讓人看到年輕一代在文化傳承中的責任和使命。若在付費模式下,這樣的內容大概率不會被納入創作範圍。但無疑,此類內容的出現有利於拉高短劇的整體品質,也是行業在積極扶持的類型。

目前,《重回永樂大典》已經入選“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四批推薦劇目。相似地,關注川劇文化的短劇《錦衣巷》,則入選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2024年度擬扶持項目,後者由紅果短劇聯合OST傳媒製作。由此不難看出,免費模式正在無形中推進短劇的精品化發展。

歸根結底,付費模式的內容創作與收益預期掛鉤,而免費短劇則更關注點擊率、完播率、播放時長、用戶反饋等維度的數據,內容創作看向的是整體的內容質感和對用戶的吸引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免費模式其實更符合內容創作的客觀規律,對內容創新和邊界拓展也有更高的包容度,這也是精品短劇能夠在免費模式下加速跑出來的關鍵所在。

創作話語權交接

探索差異化的消費場景

當然,免費模式驅動短劇走向精品化只是一種外顯趨勢,究其內裡,短劇由此引發的深層變化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回過頭看,在短劇探索商業模式的整體進程中,最早是付費模式。免費模式的出現,一開始更多是作爲付費短劇二輪發行的選擇,但如今,免費模式大有後來者居上的態勢,這種變化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短劇產業鏈多環節的共同選擇。

其中一個深層改變在於,短劇的創作話語權迎來一次交接。

在之前以付費爲主的商業模式下,短劇全鏈路中的核心角色是小程序平臺方,從組織創作到內容發行都圍繞平臺展開,創作者大多情況下處於被動狀態。而在免費模式下,核心角色則從小程序平臺方轉爲內容版權方和創作者,後者拿回的是創作的話語權和收益的自主權。

要知道,基於以往單一的商業模式,創作者對小程序平臺方的依賴性往往更強。且隨着短劇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行業愈發內卷,即便短劇在付費模式下拿到高收益,創作者、版權方可分成的空間依然非常有限。

相對的,走免費模式的短劇能夠節省大量成本,同時,免費模式作爲付費模式之外的收益渠道,也在拉昇短劇本身的收益空間。而站在消費市場的維度,短劇市場有了差異化的消費場景,除了有付費意願的客羣之外,免費模式也將短劇推向範圍更大的泛娛樂消費羣。

受此影響,短劇當下正呈現出新的發展走勢。一個是付費短劇的付費週期開始縮短,一些短劇在付費幾天後若表現不佳,也會迅速啓動免費模式二輪發行。另一個是,兩種發行模式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例如,今年7月產出的爆款短劇《禁慾男神狠狠寵》,就選擇免費、付費同步發行,上線10天累計消耗便達到4000萬。甚至,基於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創作靈活性、自主性,免費模式正逐漸成爲不少創作者的首發選擇。

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在免費模式下,短劇通過自然流量對接更大的市場,再加上傳播週期拉長,長尾空間隨之擴大,版權方由此獲得的收益甚至更爲可觀。相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紅果短劇平臺已有兩家版權方單月分賬破千萬,而可觀的收益表現,將推動免費模式的市佔率進一步提升。

連接泛用戶羣

釋放短劇的多元價值

時間會不斷給出答案。

就眼下來說,短劇尚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也是最需要深度連接市場、拓展用戶規模的發展階段。立足當下,付費模式對接的市場相對有限,很難在短劇的初期階段助力這一內容業態打開局面,而免費模式則是天然更利於市場拓展的商業模型。

以用戶樣本足夠豐富的抖音爲例,今年上半年,抖音微短劇的興趣用戶達2-3億,其中,活躍用戶中的短劇興趣用戶佔比73%。也就是說,短劇的基礎客羣遠不止付費羣體,上億級別的潛在消費人羣,讓免費模式未來的發展有更多待挖掘的空間。因此,從行業的長期良性成長來說,免費模式的前景似乎更加樂觀。

也只有將短劇推向更大的市場,短劇多元化的價值才能被更多人看見,這對行業整體發展的意義無需贅言。例如,關注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回永樂大典》《錦衣巷》等短劇,這些作品基於內容本身的厚度,而有了更深層的文化連接和社會價值。反過來看,傳統文化的延續與發展同樣需要更多新興內容的助力,免費短劇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口,這類內容的涌現與傳播,也讓短劇的長期發展更具想象力。

除此之外,免費模式對短劇的合作空間其實是不設限的,短劇本身可以基於內容題材的差異,去做更多商業化的探索。

當前,市面上已經出現關於文旅、商業定製等方面的嘗試,其中,《重回永樂大典》也是國家廣電總局推出的“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中跑出的優質內容。而在商業定製方面,據瞭解,今年上半年,品牌定製短劇的部數和品牌合作數,相比去年全年幾乎翻了一倍。由此可見,免費短劇的商業靈活性還有待挖掘,未來的發展上限有望走得更高。

艾媒諮詢發佈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接近374億元,同比增長近268%,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按此推算,其中免費短劇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百億級。高速增長之下,免費短劇當下已是勢不可擋,商業模式的變化驅動產業鏈多環節整體變向,免費短劇正走在爆發前夜。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 視頻號 已入駐平臺 ━━

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