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智慧管廊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0日訊 近日,“數字強省建設融媒體之旅”採訪團走進威海市參觀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管理平臺。記者瞭解到,地下綜合管廊,是建設在城市地下、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作爲當今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集約化發展的重要形式,具有承載力強、服務水平高、節約城市土地資源等優點。

“地下綜合管廊總里程35.63公里,涉及11條管廊,涵蓋監控與報警系統、照明系統、電氣系統、消防系統、通風系統、排風系統和標識系統等七個子系統,廊內設計有供水、排水、熱力、電力、燃氣、通信、廣播電視等7類管線。”威海市濱海新城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管廊運維經理竇汝鋒說。

記者瞭解到,平臺應用三維建模+GIS可視化管理、人員定位系統等黑科技,共享應急部門及熱電集團、水務集團、國網公司等管線單位751路視頻信號、閥門狀態、410處溫溼度、410處氧氣濃度、626處紅外報警、10處人臉識別、1000餘臺煙感探測器等信息數據。

平臺可通過手持終端搭載的“智慧管廊”APP對管廊進行巡檢,與監控平臺實時互動,廊內畫面以直播形式在監控大屏得以呈現。“由於管廊爲地下空間,運營商信號覆蓋不到,通訊受限,平臺採用UWB超寬帶無線載波通訊技術,在每個分區加裝基站,實現人員定位、無線通訊和WiFi全覆蓋。”竇汝鋒介紹,平臺可實時定位巡檢人員位置信息,並自動關聯照明燈,實現人進燈開、人走燈滅。

同時,平臺通過各種傳感器實時採集溫度、溼度、氧含量等相關信息,出現異常,系統自動預警,並自動打開風機、水泵等設備及時處置。平臺可對管廊內部、出入口、逃生口等重要位置全方位實時圖像識別監控,當出現“異常信號”情況,聯動現場聲光報警器,報警信號可通過區域控制單元送入監控中心,彈出並記錄入侵實時畫面,使運維人員掌握管廊現場情況。

平臺通過積累設施設備的原始數據,不斷整理、統計、分析,如建立能源管理模型,對管廊內日常能耗進行智能實時數據展示分析,包括電壓、瞬時電流、瞬時功率、總功耗,電壓變動曲線、電流變動曲線、功率變動曲線、總功耗變動曲線等,並對超出額定範圍的電壓進行告警提示。按照不同維度進行統計分析,準確、真實、全面系統地分析各個管廊、分區、倉室、時間段的數據,爲加強用能科學管理、強化用能監督、編訂節能減排規劃提供數據支撐,助力打造“綠色環保管廊”。

中國山東網記者 劉自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