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公告通訊診察治療新制 醫師公會全聯會喊四個字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醫病關係建基於當面診療,通訊診察應爲特例而非常態,基於人文關懷的醫療核心價值,呼籲衛福部應「審慎以待」,真正守護病人權益。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今公告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讓適用遠距醫療對象,由5類擴大至10類,包含慢性病收案病人、末期照護、矯正機關、行動不便、災染病等病患皆可適用。醫師公會全聯會發出聲明指出,通訊診療相關規範有與時俱進的需求,但基於人文關懷的醫療核心價值,呼籲衛福部應「審慎以待」,真正守護病人權益。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針對「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全聯會向來秉持三大原則,首先,通訊診察應爲特例而非常態,醫病關係建基於當面診療,遠距醫療不應視爲與面對面醫療相等;其次,通訊診察醫療應限於相關醫療未能提供在地服務的特殊狀況,以落實分級醫療與社區醫療的理念;第三、爲保護病人權益、遠距醫療發動,宜由病人端就其病情有需要時進行,且應經醫師評估適宜。
周慶明指出,衛福部規畫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以來,全聯會陸續召開多次內部會議,積極與衛福部交流溝通、提出建議,如「特殊情形應以病人行動不便或難以就醫爲出發點」,擔心若全面開放,難以貫徹分級醫療與社區醫療理念。
包括慢性病長期照護方面,目前慢性處方箋三個月一次回診,是基於醫療品質要求,若以通訊取代,「對慢性病照護品質的影響值得關注」,即使以政府收案對象爲限,也應慎重規畫計劃開放範圍及適用條件。
此外,若行動不便以健保重大傷病定義,恐範圍過廣;矯正機關收容照護建議限複診病人,以掌握相關疾病險;及對國際醫療擴大適用部分,建議衛福部應考量切勿衝擊現行健保財務,保障民衆醫療權益。
周慶明說,全聯會樂見透過通訊輔助,提升照護品質,並讓獲得醫療照護的管道更爲多元平等。但在當前科技仍有侷限,每位病人與各類醫療機構對科技可近性還有落差的同時,認爲衛福部仍應「審慎以待」,考量臺灣幅員與醫療資源分佈現況,實施適合臺灣的通訊診察方式。
隨着「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修版本公告上路,周慶明建議,衛福部就其健保適用範圍、衛生局審查計劃的指導原則、院所資訊能力補助強化等相關配套措施,皆應與醫界充分溝通討論,且後續應有配套監控督導機制,密切關注後續實施情形,掌握通訊診察照護品質,以及對民衆及醫療環境相關影響,對其正面與負面效益一併注意,重視風險管控。
周慶明呼籲,醫病雙方應謹慎使用,注意潛在風險與影響,落實知情同意、隱私保護及醫師應以病人最佳利益評估是否適於通訊診察,病人也應尊重醫師建議配合或遵從。醫療與科技進展一日千里,不變的是人文關懷的醫療核心價值,期待透過多方協力,讓新修辦法穩健上路,守護民衆醫療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