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劉強東解套離場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楚小強丨文
時隔7年,隨着格力電器再次出手增持格力鈦,王健林、劉強東、盧春泉幾位大佬從深陷虧損的泥潭中“解套”退出。
12月19日,格力電器發佈一紙受讓格力鈦股份的公告,交易對手方是持有格力鈦股份的12家企業股東,昔日助陣董明珠收購格力鈦股權的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旗下的企業也赫然在列。
此次股權交易前,格力鈦已是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但從這次公告透露的情況來看,算上董明珠個人手中的股份,格力電器最終想實現對格力鈦的100%控制。
也就是說,格力鈦其餘股東手中的股份,終將被董明珠及其掌舵的格力電器全部收入囊中。
追溯往昔,格力鈦的前身是銀隆新能源,早前董明珠就曾推動格力電器以130億元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但在中小股東的一片反對之下最終宣告失敗。爲此,董明珠曾在股東大會上發怒,爆出“5年不給你們分紅又能怎樣”的言論,一度引發爭議。
不過,心有不甘的董明珠並沒有止步,而是拉來王健林、劉強東等“盟友”助陣,共同出資30億元拿下銀隆新能源22.39%股份。此後,董明珠以個人名義對銀隆新能源持股增加的同時,也推動格力電器逐漸實現對其控股,並改名爲現在的格力鈦。
然而,從業績來看,格力鈦近兩年深陷虧損泥潭,估值也較之此前相去甚遠,就連董明珠也曾在股東大會上不由感嘆,“這個坑太大了,我們儘快把坑填平,儘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讓它成爲能自己養活自己的公司。”
市值一日蒸發132億元
12月20日,格力電器股價出現罕見暴跌,收盤跌幅一度超過7%,幾乎創下年內新低,公司總市值一日蒸發超132億元。
爲何會出現如此狀況?
前一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宣佈與格力鈦12名交易對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10.15億元價格受讓他們手中24.54%格力鈦股份。
這次股權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對格力鈦的持股比例將由原先的30.47%升至55.01%。加上董明珠個人持股17.46%的表決權委託給了格力電器,意味着此後格力電器對格力鈦的表決權將升至72.47%。
不過,從公告中的信息看,未來一年內格力電器還將擇機受讓格力鈦其他股東(不包括董事長董明珠)手中剩餘的27.53%股權,最終實現對格力鈦的100%控制。
放在資本市場上,這只不過是一場母公司對控股子公司股權的增持交易,沒想到卻引起了投資者如此巨大反應——一天將格力電器砸盤大跌7%。
被董明珠視之爲格力電器“蜜糖”的格力鈦,投資者顯然並不看好,於是紛紛用腳投票表達了對增持格力鈦股權的態度。
要知道,業績數據的公佈一向容易引起公司股價劇烈波動。於是在12月21日,格力電器選擇在投資者“熄燈就寢”的凌晨一點多發佈最新業績預告。
2023年,格力電器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050億元~2100億元,去年同期爲1901.51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0億元-293億元,同比增幅10.2%~19.6%。
有媒體表示,格力電器三更半夜發佈業績預告的操作實屬罕見,意味着其還是在意市值管理以及呵護二級市場的。
董明珠堅持的“造車夢”
事實上,這次受讓格力鈦股份引發格力電器股價大跌,並非中小股東首次不認可格力電器投資格力鈦。
格力鈦的前身爲銀隆新能源,公司成立於2009年,核心產品爲鈦酸鋰電池,主要用於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是區別於目前主流的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的另一條技術路線。
2016年,中國新能源市場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當年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銷售紛紛同比增長50%以上,市場形勢一片向好,一衆資本“摩拳擦掌”涌入“造車”一族。
這一年,“蔚小理”的量產車還在籌備階段,賈躍亭也宣佈推出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的首款概念車,特斯拉則進入中國市場不過4年,第一批Model X也在這年剛剛交付。
董明珠與銀隆新能源也在這一年結下割捨不掉的“緣分”。當年,格力電器提出以130億元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但被認爲估值偏高,最終在股東大會上遭到股東反對而未能如願。
彼時,董明珠訓斥前來參會的股東,並爆出“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的言論一度引發爭議。
不過,董明珠收購銀隆新能源的決心並沒有因此受挫。2016年12月10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主辦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董明珠表示,“雖然我們(指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沒成功,但是董明珠一定要做。希望大家看到我造的車,打開格力的手機,控制家裡的溫度,享受格力給你們帶來的美味佳餚,這就是我的夢想。”
話音剛落,5天后的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製造”出一個大新聞——董明珠找來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友情助陣,其個人攜大連萬達集團、江蘇京東邦能投資、中集集團等與銀隆新能源簽署增資協議,宣佈共同增資30億元拿下銀隆新能源22.388%股權。
其中,董明珠個人持股7.84%,後來又通過多次增資,對銀隆新能源的持股比例升至而今的17.46%。
“這都是因爲董明珠,我相信她的判斷。我連自己佔多少股份也不太知道。”王健林當時表示。而劉強東投資銀隆新能源的邏輯被認爲與王健林一樣,都是看在董明珠遊說的面子上。
100%控制存不確定性
董明珠攜手王健林、劉強東入局沒過多久,銀隆新能源便曝出多項經營問題。
2018年,銀隆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後又陷入銀隆創始人出逃、高管入獄、股權糾紛等多場風波之中。銀隆新能源的大筆股權也淪落至被司法拍賣的境地,公司估值大幅縮水。
不過,董明珠不僅沒有選擇“拋棄”銀隆新能源,反而伺機推動格力電器出手。2021年10月,格力電器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得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自此,銀隆新能源成爲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名稱改爲格力鈦。當年年報中,格力電器表示,通過收購格力鈦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新能源產業的佈局。
時隔7年,這次從格力鈦12名股東手中受讓股權,格力電器對格力鈦的持股進一步上升,同時還在爭取最終完成100%的控制,不過格力也表示,“最終受讓的格力鈦股份比例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另外,在此次股權受讓公告中,格力電器也提到了增持格力鈦的原因,一方面是對新能源行業充滿長期信心,公司堅定推進實施新能源戰略;另一方面是對格力鈦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有助於公司加強對格力鈦的管理與控制,降低內部管理成本。
但格力電器同時也提示了投資風險,稱雖然格力鈦經營情況不斷好轉,但其經營仍可能受原大股東公司治理及經營等原因遺留的歷史因素影響。同時,格力鈦需持續開拓市場、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相關投入可能也會對格力鈦的經營業績帶來一定影響。
針對原大股東遺留問題的具體內容以及研發投入影響業績的具體程度,山海新財經通過官網電話致電格力電器瞭解詳細情況,但電話提示無人接聽。
劉強東、王健林“解套”
2016年,格力電器宣佈全資收購格力鈦時作價高達130億元。時隔7年,這次格力電器受讓格力鈦24.54%的股份僅花費10.15億元。由此推測,格力鈦100%股權的估值約爲41億元。
相比2016年收購時給出的130億元估值相比,格力鈦的估值已經縮水超過7成以上。
從股份受讓公告得知,2022年末,格力鈦的總資產爲250.24億元,總負債爲247.86億元,淨資產僅約爲2.38億元,負債率高達99%。截至2023年6月末,格力鈦資產總額243.1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淨資產進一步減少至6600萬元。
業績方面,格力鈦深陷虧損。2022年實現營收25.87億元,淨利潤爲-19.05億元,經營產生的淨現金流爲4500萬元。今年上半年,格力鈦營收爲14.4億元,淨利潤爲-1.71億元。
面對深陷虧損泥潭的格力鈦,隨着格力電器再次出手增持,已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12名股東也可以清倉“解套”。
細數此次參與清倉轉讓的12名股東陣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昔日友情助陣董明珠的王健林、劉強東兩人名下的公司。
企查查顯示,轉讓格力鈦3.73%股份的北京紅航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其背後實控人爲王健林;轉讓格力鈦2.24%股權的北京汽廣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背後控股股東則是港股上市的京東集團(9618.HK),股權穿透後,劉強東爲實控人並擁有全部表決權。
另外,北京普潤立方壹號股權投資中心(一號合夥)(轉讓格力鈦1.91%股份)、杭州普潤立方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轉讓格力鈦2.98%股份)和北京普潤立方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轉讓格力鈦3.89%股份),GP均爲普潤資本,而普潤資本的創始人則是格力鈦的董事長盧春泉。
從公開信息得知,盧春泉早年供職於證監會系統,曾任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後由證監會調往電監會任職,並在長江電力掛任總助一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作爲董明珠投資格力鈦的盟友,7年前的王健林資金充裕,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幾個“小目標”友情捧場。
但短短7年後,王健林就差點因爲珠海萬達商管的“對賭”陷入危機。好在臨危關頭,“白衣騎士”單偉建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