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審美不要再荼毒古裝妝造啦!

怎麼,魏晉朝代就開始

流行種太陽花睫毛,塗髮際線粉了嗎?

新劇《花間令》最近因爲換臉劇情頻頻上熱搜,兩位女演員除了演技被觀衆拿來比了一波外,妝造也是很引人注意。

鄭合惠子,妝色清淡頭髮凌亂,因爲角色需要所以始終帶着一道橫穿全臉的可怖傷疤。

鞠婧禕爲了配合“惡女”的身份,則是從髮絲精緻到了腳尖,底妝白皙色彩明豔。

漂亮是漂亮,只是這腮紅拌飯似的玫瑰妝,是不是過於齣戲了?‍

尤其是分明的太陽花睫毛和消失的發縫,讓人一度懷疑,到底是女主穿越到古代沒來得及變裝,還是網紅誤入片場。

小紅書@freanl

據悉,《花間令》在美術和妝造上參考的都是魏晉時期的古籍與壁畫。

可若是翻閱下歷史便知,魏晉是個極其動盪的時代,卻也是藝術發展最活躍的時代,文人墨客縱情山水,放歸自然。

所以這麼精緻的妝面,實在難有魏晉時期瀟灑的鬆弛感。

網紅妝造爲什麼不適合熒幕?

其實把古代真實的妝容稍作改良是可以理解的,因爲有些史料記載的並不完全,再加上年代相隔過遠,審美觀上存在很大差異上,基於這些考慮來把妝面依照現代審美優化也沒大錯。

但是優化過度就是問題了。

放現代,鞠姐的妝一定是滿分的。

白皙無瑕的底妝讓臉看起來沒有凹凸的溝壑,平整度非常高;

鏡面脣釉把脣部修飾的相當飽滿,粉紅的妝色把美女的氛圍感也拿捏住了。

一切都ok。但這可是古裝劇啊!

就像出圈的那一身紅衣造型,雖然乍一看很出衆亮眼,但再看便是與其他人、物、景都格格不入的割裂感。

當然了,這並不是《花間令》這一個劇組的問題。

《神隱》

之所以被叫「網紅妝」,首先是因爲它流行度高,適配度也高,能在修飾之後呈現出顯性的美。

只是,這重度修飾的網感也容易讓人覺得,是妝美,而不是人美。

《祈今朝》

作爲演員,是要有辨識度的,尤其是在如今這古裝角色性格相當扁平化的大環境裡,再不好好用臉,誰還能記得你?

和現代妝的“直給”不同,古典美講究含蓄內斂,多是細節上的堆砌。古韻也往往不在繁複,而在疏朗、留白。

同以魏晉時期爲背景參考,電影《赤壁》中林志玲的小喬扮相,就是個教科書級別的例子。

妝面清淡素雅,沒有過多的修飾感;中分紮起的髮髻與隨身的布衣相稱,更顯溫柔。完全符合魏晉文人們的審美體系——清、通、簡、秀、潤。

由此可見,有好的氛圍,不需精細濃妝,也能夠給予美人更多的加成。

妝容也是角色性格的呈現

劇中那些主角,頭銜一個比一個響亮,不是權傾朝野的女帝就是四海八荒的仙女,明明應揮金如土,卻好像窮得買不起釵環,還要妝容一鍵共享。

她們多半都是中分劉海配半披髮,外加一個丸子頭,這幅半永久的“套裝”在橫店大概一天能跑好幾個組,都不用擔心穿幫。

這些既不精也不貴的造型,常常讓我發出疑惑,劇組妝發老師的錢,這麼好掙嗎??

《神隱》

要知道,妝容也是角色性格的呈現。合理的妝造,能給觀衆帶來更強的代入感。

尤其在觀衆對情節感知度不強的情況下,如何能把形象刻畫得令人印象深刻這事,就變得尤爲重要了。

想當年,有不少劇都是因爲梳化造型做的好,才奉爲經典。

從現代的情景 裡跳到古代,人物說話行事的方式和故事背景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時,服飾和妝造的作用,就是爲了幫觀衆能更快的進入到特定的環境和角色裡,不出戲。

一些劇之所以能成爲經典,除了需要演員精湛的演技和良心的製作團隊外,也絕對少不了服化道的表現力和引導力。

87版《紅樓夢》之所以總被拿來作爲參照物,是因爲團隊歷經八年時間才完成了這37集的著作。

《中國文藝》

八年裡,妝發團隊在這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因爲一場戲的外景和內景可能會相隔幾個月甚至一年,所以那時化妝師們不光要化好妝,還要認真記好筆記才能把妝容銜接上。

他們會對應好每個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徵,寫出對角色各個階段的理解,再一一設計出最適合的造型,要讓觀衆一下就能直觀分辨出她當下的狀態和所處階段。

所以你看,在觀衆對情節感知度不強的情況下,只有把造型做精準纔是唯一解。

另一古裝經典之作《大明宮詞》,整部劇服化道的設計上切實貼合唐代史實,以“紅”作爲氛圍色,充分展現女性之美。

妝容還借鑑了唐代流行的“花黃”妝,在額頭、眼角、嘴角等處點上了黃色,再搭配上櫻桃脣,靈動又典雅。

再比如《上錯花轎嫁對郎》,爲了符合杜冰雁城北首富千金+將軍夫人的雙重身份buff,頭飾華貴是不必說的,髮髻也要梳得蓬鬆高聳,以示威嚴;

鬢角處楊老師用了戲曲舞臺的化妝方式,把兩側碎髮捻起來然後固定成彎,貼在臉頰兩側,這是古裝劇中美女的最高禮遇。

正經古裝劇尚且如此,架空的玄幻劇就更該把重點放在合理的妝造上,而不是隨便一個現代妝就敷衍了事。

我們並不是總想回頭看,不接受創新,只是創新也要建立在合乎史實與符合“祖傳”審美體系的基礎上。

古裝大製作們,審美要求再高一點好嗎!

責編:十三

撰文:盤絲大仙

排版:Yuri、小奕

美編:月明、JiaNing

圖片來源:豆瓣、新浪微博、小紅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