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以「兩個互不否定」面對辛亥110年
旺報社評
辛亥革命110週年紀念日,也是中華民國110年國慶日即將來臨。過去「逢十大慶」總是廣邀華僑、外交使節及全球貴賓共同慶賀,但民進黨刻意淡化中華民國史觀,加上疫情限制,今年雙十節關起門來冷清度過。對岸9日將舉行紀念大會,預料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長篇講話。臺灣該如何迴應,需要提前思考。
兩岸非異己關係
辛亥革命是中華民國的起點,也是兩岸政治、歷史和情感的連結。但大陸把中華民國的存在視爲阻礙統一的政治問題,甚至將中華民國定性爲臺獨「借殼上市」而嚴密封殺;民進黨則因主張臺灣主體性而不斷掏空中華民國的內涵、切斷與中國的連結,辛亥革命對兩岸關係的價值逐漸「貶值」,成爲可有可無的雞肋。
以中共的史觀,紀念辛亥革命出於「三段論」邏輯,自1949年至今從未變過:第一,辛亥革命意義重大,但具有侷限性。第二,中共纔是孫中山思想的傳人,歷經革命、建政、改革,最終取得成功。第三,統一是孫中山的遺願,也是中共歷史任務,最後對臺喊話,呼籲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
簡而言之,中共的辛亥革命論述始終圍繞政權正當性的主軸,相信此次習近平會結合近年大陸脫貧、小康、國際地位提升等成就,更加着墨於此,並自信宣稱「掌握兩岸主導權」。大陸在中共領導下躋身世界強國,14億人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確改變了晚清中國積弱的面貌,也實現了孫中山念茲在茲的願望,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同時,孫中山的民生主義也轉化爲大陸社會主義的實踐,並在近期北京日益嚴厲打擊壟斷財團的監管經濟下,比臺灣的經濟政策更趨近民生主義「節制資本」的理念,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不過,若要從解決政治分歧、終結對立狀態、實現心靈契合的高度來看辛亥革命對兩岸關係之意義,對岸以政權正當性爲主軸的論述就顯得蒼白而黯淡。大陸應深知,110年前的辛亥革命在中國大地上創立的中華民國,如今雖偏處臺灣,卻是臺灣與大陸的連接點,也是臺灣政經體制的根源與基礎所在。如何以客觀、尊重的態度表述這個歷史事實,豐富辛亥革命的歷史價值,是自信的大陸應該思考的方向。
同理,民進黨執政時的雙十建國紀念,總是「朝冷野熱」,即使藍營不忘辛亥,自發辦慶祝活動,但參與受衆愈來愈少,也愈來愈老。特別是蔡總統構築「中華民國臺灣70年」的歷史論述,看似意在整合光譜兩端,實質上斬斷了「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淵源。更有甚者,把1949年後兩岸在一國架構內的「正統之爭」偷換概念爲「反侵略」,實則兜售分裂國土之主張,已違背《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事實存在
即便以臺灣本位視角來看,辛亥革命也不是「外國曆史事件」,中華民國更不是「外來政權」。武昌起義、民國建立,極大振奮了日據下臺灣人的中國情懷,臺灣民主先驅蔣渭水就是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投入運動,而他當年主張的「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前提正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堅持臺灣民主運動是中華民族救亡的一部分。因此,民進黨視角下的臺灣人民主啓蒙、反殖民、反威權與政治民主化,本質是辛亥革命對臺灣人的遺產,也是中國人追求自由民主的奮鬥史在臺灣譜寫的篇章。
習近平曾就看待中共建政前30年、後30年提出「兩個互不否定」理論,兩岸在看待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110年時,也可以借鑑上述邏輯:第一,不能用1949年前國民黨在大陸的崩潰和失敗,來否定1949年後中華民國憲政理念在臺灣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第二,不能用臺灣民主化以來本土政黨的執政,來否定中華民國與中國之間的聯繫。
前一個「不能否定」是說給大陸聽:對岸如何在正統論述以外,理順和闡述1949年之後中華民國體制在臺灣的正面意義,而非簡單以割據敵對政權視之,將是解開兩岸政治僵局的最後一把鑰匙。後一個「不能否定」主要講給臺灣聽:臺灣人和中國人從不是異己或對立關係,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也是中國。臺灣社會應該思考辛亥革命在大陸和臺灣同時開啓了民主啓蒙、政治現代化的道路,這兩條線時而交叉、時而平行,下一個歷史交叉點似乎就在不遠處,臺灣人將以何種姿態、何種準備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