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習近平訪中東對全球化的意義

旺報社評

臺積電亞利桑納州新廠舉行首部機臺進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難掩興奮宣告「美國製造業回來了」。幾乎同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兩國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協議》與另外34項投資協議,包含綠色能源、資訊技術、雲端服務、運輸、建築等行業,估計總規模約300億美元。

助中東國家產業轉型

許多人從地緣政治角度解讀習近平訪沙,認爲是北京在中東勢力的擴張。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說,中國企圖在中東擴張影響力,但中方的行爲不利於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維持。但如果注意到中國爲協助中東產油國產業轉型所做的努力,就會發現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的活動,具有全球化的深刻意義。

中東產油大國,或如伊朗長期與美國交惡,或如沙國雖與美國關係密切,但近年出現鬆動。一來美國頁岩油開採技術大幅突破後,也大量出口石油,與中東產油國成爲競爭關係;二方面川普上任後過於親以色列的舉動,引起阿拉伯國家不滿。近來則因美國大量印鈔票挽救疫情,及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讓這些國家擔心美元資產的安全。對這些國家而言,近期內有資產分散風險的需求,長期更有產業轉型的渴望。

與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不同,這些產油國家資金豐沛,加上透過具有卡特爾性質的OPEC影響國際能源價格,雖然沒有像拉美出現過度依賴所形成的低度發展,但由於綁定石油美元,也形成某種金融依賴。這些國家受限於地理條件與社會發展,除了透過主權基金向外投資,增加金融資產外,國內的工業化程度有限。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人們對於化石能源的排斥以及新能源技術的突破,這些國家的危機意識越來越強,希望擺脫單一能源及對美元金融資產的依賴,進行產業多元化與轉型。

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就提出「願景2030」,包括由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釋出股份,成立全球最大上市公司進行轉投資,希望非石油收入自每年435億美元提高至2670億美元,另外還包括髮展吉達、塔邑夫機場及聖地麥加周邊土地,將宗教旅遊人數自每年800萬提高至3000萬人次;提高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佔GDP比例由3.8%至5.7%;推動國防產業,建立100%屬於政府之國防工業控股公司;增加中小企業對 GDP貢獻比例從20%至35%;增加婦女就業並降低失業率等等規畫。

全球化不再是美國化

這些項目牽涉極廣,包括基礎建設、對外投資、吸引外資、扶持中小企業、教育、軍工等等項目,很難想像當今世界上除了中國大陸有哪一個國家能同時滿足這些需求。周邊阿拉伯國家也都有提出類似的願景計劃,也同樣找上中國。

1990年代,冷戰結束加上科技進步,世界加速經濟全球化。當時世界有所謂的「華盛頓共識」,在美國所建立與主導的金融、科技、文化乃至意識形態的基礎上進行全球化,全球化一度被視爲「美國化」。但由於21世紀初,美國進行了兩場大規模的反恐戰爭以及產業過度金融化,以致國力衰退、產業外移、貧富惡化。面對社會分裂,美國政客不思結構性改革,而以經濟民族主義高喊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罔顧經濟理性,大開全球化倒車。當美國沾沾自喜臺灣爲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習近平與阿烏地阿拉伯簽訂34項高達數千億臺幣的合作項目,中國正在世界各地協助當地發展,創造機會。

全球化並沒有瀕臨死亡,更沒有凋零。最近卡達正在主辦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場世界盃足球賽,吸引世人的目光,阿拉伯世界正在打開大門,並沒有拒絕全球化。除了美國之外,這個世界還有許多國家正充滿活力的互相擁抱,互助合作。全球化已經不再是美國化,全球化的主導力量正在改變,共識也正在改變。

中東地位日益重要,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也在增加,這兩個地區是否聯手維繫全球化進程,將是21世紀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