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九二共識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系列一:九二共識需要賦予新生命

社評

賴清德政府延續蔡英文路線,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但隨着兩岸交流的需要與外部環境變化的壓力,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出路,因而強化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不過,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日前接受廣播節目專訪,堅持否定九二共識之餘,卻提不出可行的替代辦法,民共關係只會更激化。

會談有共識 纔有辜汪會

羅文嘉指1992年僅有香港會談事實,沒有所謂「九二共識」,理由是當時北京沒有對「一箇中國,各自表述」表達意見,大陸目的在用「一箇中國」框住臺灣,再慢慢主導詮釋權,困住臺灣。回顧九二年當時,確實沒有「九二共識」的文字表述,但否認當時某種「共識」或「默契」的存在,就難以解釋後來兩岸交流協商的順利推展,與新加坡辜汪會談的舉行。馬英九政府時期與大陸簽訂的23項協議與兩岸領導人見面,都奠基於九二年所達成的共識或默契。

九二年獲致成果的基礎有二,一是當時國統會與《國統綱領》有效,國民黨作爲執政黨追求國家終極統一,《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臺灣接受「一箇中國」迨無疑義;二是雙方雖處於分裂分治狀態,但不存在「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如果沒有這兩層共同認知所構築出來的基礎,就不可能有「擱置爭議」推動事務性協商的可能。

國統會於1992年8月1日通過「關於一箇中國的涵義」決議,強調「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北京對此決議雖不完全接受,但正面看待,於當年8月27日發表談話,指「這份結論確認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之原則」這表明兩岸在一中原則上是一致的,大陸對臺方主張的「一箇中國」意涵雖有所保留,但可以讓事務性協商進行。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臺,曾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希望新政府延續既有路徑與大陸交往,乃提出「九二共識」一詞,簡潔描述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以今議古批評「九二共識」憑空捏造,認定是對岸困住臺灣的框架,倒不如說九二共識是處理兩岸關係的「路徑」,馬英九執政重回「九二共識」,兩岸交流隨即恢復,路徑就在那裡,看你願不願意走。

馬英九開門 怎會沒鑰匙

羅文嘉在訪談中說,1992年香港會談沒有共識,只達成事務性的文書驗證相關協議,完全忽略其中因果關係,沒有「共識」就不可能達成任何協議。雙方就是在處理事務性協商時,一觸碰到政治性敏感問題時就觸礁,必須在兩岸政治關係的問題上有共識才談得下去。兩岸幾經周折,最終在問題上取得各自解讀的空間,纔有辜汪會談的舉行。「一中」與「模糊」是九二共識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智慧,更是兩岸關係的鑰匙。羅文嘉只見到門開卻說沒有鑰匙,豈不怪哉?

民進黨拒絕接受「一中」,2016年重返執政再次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大陸施壓民進黨回到九二共識,2019年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座談會提出,「海峽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概括爲「一中求統的九二共識」,蔡英文政府稱「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原本模糊的智慧消失,兩岸關係陷入危疑動盪。

民進黨意識形態否定一中、否定九二共識;中共對兩岸漸行漸遠感到憂心與不耐,又僵固於九二共識名詞,政治結愈綁愈緊,隨着時間推移,人們對九二共識漸漸失去感覺,甚至無知,原本的活水變成一灘死水。

大陸是搬不走的強鄰,兩岸有千絲萬縷的歷史、文化連結與共同利益,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必須面對這個現實。臺灣雖小,但以當前國際情勢與兩岸社會發展,武統只會擾亂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兩岸無論哪一個政黨,都有責任爲九二共識創造新生機、賦予新生命,爲兩岸關係找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