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後後冷戰 中美的抉擇時刻
旺報社評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雖未出兵,但對俄國展開嚴厲的金融與經濟制裁,不論最終誰輸誰贏,歷史已翻到新的一頁,美國所締造的後冷戰和平已一去不復返,人類歷史又來到新的轉折點。新冠疫情才露出曙光,戰事再起,世道不寧,美國能否繼續維持超強地位,備受質疑。
考驗中美兩強領導人智慧
50年前美蘇冷戰方殷,《上海公報》開啓中美合作新頁,共同遏制蘇聯,20年後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如今面對俄國莽撞的行爲,國際秩序受到挑戰,中美再度來到新的歷史抉擇時刻,是要中俄結盟,與美國進入「新冷戰」;還是中美再度攜手,穩定現有國際體系,共同處理人類面對的安全、環境、疫病等等重大挑戰。50年前的毛澤東、周恩來以及尼克森、季辛吉高瞻遠矚的格局與眼光,能否再現,這將是對現任中美兩強領導人智慧的一大挑戰。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全球唯一超強,歷史進入後冷戰時期,但美國因「911恐攻事件」而陷入20年反恐戰爭,加上國內政經體制無法處理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內部撕裂,國力明顯衰退。俄羅斯在前蘇聯瓦解後,面對西方的背信棄義,違背當初北約不東擴的承諾,反而步步進逼,早已心生不滿,與美國的矛盾越來越深。政治強人普丁終於出兵烏克蘭,這場戰爭是否會如拜登所擔憂,惡化到第三次世界大戰,尚未可知,但後冷戰的承平時代已徹底結束。地緣政治極不穩定,大小國家競相爭奪權力,羣雄並起,衝突不斷。
21世紀中國國力崛起後,美國開始改變對中政策,定位爲戰略競爭關係,許多評論認爲,美中將形成「新冷戰」格局。2月初普丁與習近平會面後,中俄高調公佈聯合聲明,定位兩國「背靠背關係」,俄羅斯隨即大膽出兵烏克蘭,更讓人認爲東西方進入「新冷戰」在所難免。
不過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相互依賴十分緊密,尤其中國,作爲世界大多數國家最大經貿夥伴,墜入舊冷戰的二元經濟體系絕非中國所樂見。冷戰時代的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民主與專制意識形態鬥爭,早已模糊,且中國從來沒有稱霸的基因,更未如蘇聯將周邊國家納爲「衛星國家」,始終認爲穩定的國際發展環境纔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土壤。與俄羅斯的「背靠背關係」,與其說是與西方進行「新冷戰」,不如說是面對美國日益進逼的印太圍堵戰略的反應與自保,看不出北京有與美國進行「新冷戰」的意圖和需要。
重溫上海公報氣度與眼光
美國也有人認爲以冷戰格局面對中美競爭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對美國不利。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院長、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奈伊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愈來愈多的華盛頓政界人士和決策者認爲美中關係是一場冷戰,這對歷史不利、對政治不利、對美國的未來也不利。
美國如果執意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新冷戰,將面對雙線作戰的困擾,美國前駐北約大使達爾得投書《外交事務》期刊指出,俄羅斯在歐洲已經成爲立即明顯的威脅,美國必須迴應,同時與中國競爭恐怕力有未逮,盟友也未必有意願和能力加入對抗中國的行列。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2月28日出席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舉辦的研討活動。在談及美國是否能同時關注歐亞兩地事態發展時也稱,「這很困難、(代價)很高昂」,但他認爲這是必要的。
隨着俄烏戰事升高,美國再度面臨戰略選擇,是要將中國推往俄羅斯,讓自己在三國關係中處於不利位置,促成中、俄、伊朗陸權國家大團結,還是記取前人智慧與中國合作,共同遏制俄羅斯?而中國與俄羅斯的「背靠背關係」,究竟侷限於經濟與科技上的合作,或深化爲地緣戰略上的合作,也需要作出選擇。
中國對聯合國安理會及大會有關譴責俄羅斯的提案,都投下棄權票,代表中國並未一面倒支持俄國。面對歷史抉擇時刻,中美兩國若能重溫50年前《上海公報》恢宏的氣度與歷史的眼光,做出正確決定,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秩序應能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