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不想打仗就要重建護欄

社評

大陸外交最高主管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進行非正式會晤,雙方不歡而散,也沒有安排後續的溝通及布林肯訪中的行程。雙方雖有意讓美國擊落中國氣球一事降溫,但樹欲靜而風不止。王毅在慕尼黑會議上高分貝指責美國,展現外交自信,受到不少國家的歡迎,但中美關係卻是雪上加霜。大陸的戰略自信若無法轉化成爲與美國共築護欄的動力,將使中美、兩岸都進入更加危險的局面。

互信薄弱 帶偏美中關係

王毅17日在會見巴基斯坦外長時表示,「中方要求美方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不要再因國內政治需要做出這種荒唐無稽的事情」。這意味北京對氣球事件定調爲拜登因「國內政治需要」所做出的過激反應,不應無限上綱,以致影響中美關係。美國當地時間2月17日,中國駐美國使館投書《華盛頓郵報》,表達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勿讓該起事件帶偏中美關係。拜登總統也表達仍願意尋求與習近平溝通的機會。氣球事件在布林肯與王毅會晤,兩人各自重申雙方立場對內交代後,應該告一段落了。

氣球事件所造成的互不信任裂痕不但存在,甚至有擴大的危機。共和黨與右翼媒體不會放過拜登,仍將持續炒作,弱勢的拜登投鼠忌器,對於改善中美關係將無所作爲。中方也對美國軍火商祭出制裁,以這些公司對臺軍售爲理由,課以罰金。

大陸外交部網站20日發表《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面批判美國外交行爲。這都顯示中方表現出中共二十大所強調的「不畏鬥爭」的精神,以及中共更加自信的全球戰略。當然這樣的大動作也會加深美國對北京的疑懼,強化中國威脅論的宣傳。這也預告中美關係進入危險的階段。

另外一個看似遙遠,但對中美關係下一階段發展極具深遠影響,也就是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的發展,中美雙方針對俄烏戰爭都有新的行動。過去1年,中方一再表示中立與和平解決的原則,認爲美國與其他北約國家才應該負起解決爭端的責任,對俄羅斯沒有積極的軍事武器援助,對於介入調停也十分謹慎。習近平今年春天可能訪問莫斯科,在出訪前北京將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這應該不只是過去立場的重申而已。根據大陸外交部預告,該文件強調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並呼籲保障民用核設施安全,反對攻擊核電廠,反對使用生化武器。這可能反映中方對俄烏戰況將有升級與擴大的憂慮,必須出手。

俄烏戰爭 將有關鍵變化

拜登2月20日突然飛抵基輔,承諾對烏克蘭提供5億美元軍援,表達支持烏克蘭的決心。美國總統親臨火線,表達對他國的支持,這在美國曆史上都屬罕見。如此大動作,意義非比尋常。但是揆諸美國對外戰爭的歷史,或許不能簡單解讀爲對烏克蘭的長久支持,而且共和黨掌握的衆議院對持續金援烏克蘭很有意見。無論如何,可預見俄烏戰事在今年會有關鍵性的變化。

如果美國從烏克蘭騰出手,臺海問題就可能登上臺面,中美的鬥爭更有白熱化的危險。一顆飄流氣球都可能引起這麼大的風波,可見中美互信基礎之薄弱。現在兩國雖然輕踩煞車,但也正在積蓄更大的能量進行未來的「膽小鬼賽局」。如此一來臺海將會有失控的風險,令人膽戰心驚。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在訪陸記者會上表示,此行國民黨對大陸傳達對於臺海戰爭的憂慮。根據同行學者趙春山的說法,他們一行人會見宋濤與王滬寧等中共高層,感受到大陸其實不想打仗。臺灣最該擔心的並不是中共對於戰爭的意願,而是失控的美中關係。目前美中臺三方的主政者都沒有武力解決衝突的意圖,卻相互充斥不安與懷疑的心結,很容易擦槍走火,讓臺海戰爭成爲自證的預言。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臺灣應該要更清楚的傳遞和平訴求給美中日等相關方,是該重修護欄,恢復溝通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