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陷困境 醫界盼接軌國際 第三代標靶一線全給付

國內健保給付新藥速度較慢,愈來愈難與國際接軌,延誤癌友用藥,醫師表示,已有不少晚期肺癌患者爲求一線生機,跨海至中國大陸就醫,因爲當地已全給付第三代標靶藥物,如果新藥給付時程仍遲緩,恐逐漸削弱臺灣醫療優勢,臨牀研究難以與國際接軌,將影響醫學水準。

「抗癌標靶藥物精進,延長晚期肺癌患者存活期。」肺癌治療權威、新竹臺大分院院長餘忠仁表示,臺大長期追蹤肺癌患者五年存活期,2006年晚期肺癌五年存活期僅7.9%,到了2017年,增加至18%,隨着第三代標靶問世,癌友如能及時用藥,5年存活率更高。

可惜的是,健保於111年4月無預警地限縮第三代標靶藥物給付,除了需要檢附組織切片檢體的基因檢測報告,證實爲EGFRexon 19突變,且需合併腦轉移,這讓不少晚期肺癌患者失去最佳用藥時機。

餘忠仁指出,已有不少晚期肺癌病友家屬透過小三通至廈門長庚醫院就醫,對岸雖然給付新藥的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速度加快,已將第三代原廠標靶藥列爲晚期肺癌全給付項目。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暨重症系主任塗智彥表示,根據2024年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NCCN guidelines),第三代標靶藥物已是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藥物,反觀,在健保限縮給付範圍後,僅有一成癌友可以獲得給付,其餘九成患者常因無力自費,而錯失用藥契機。

塗智彥表示,曾收治一名42歲女性晚期肺癌患者,一開始發病時,走路不穩,神智意識變差,認知功能下降,到處就醫,找不出原因,後來因爲咳嗽至胸腔科門診,不料胸部X光顯示,左側肺葉已有一顆三四公分大的腫瘤,而腦部磁振造影(MRI)證實腦轉移。

經評估後,協助申請第三代標靶藥物,持續用藥三個月,胸部腫瘤明顯縮小,腦部轉移狀況獲得改善,病情穩定,重返工作崗位。

塗智彥指出,晚期肺癌患者如能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即可有效預防腦轉移,除了有效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是,保有較好的認知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期盼健保趕上國際趨勢,放寬用藥條件,給每位病友一個治療的機會。

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臺灣新增超過1萬6千名肺癌患者,人數首度超過大腸癌,長期以來,肺癌患者確診時,超過一半已是晚期,臨牀醫師希望健保給付用藥可以加速接軌國際,讓肺癌擺脫長期位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的負面標籤。

爲此,臺灣癌症基金會與國內多名肺癌治療專家提出建言,齊聲爲晚期癌友請命,期盼比照其他國家全給付三代標靶藥物,放寬用藥門檻,造福更多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