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患者看過來,原來做點小改變,擺爛立即變創意

文 | 葉偉民

當了多年編輯,最怕兩類作者。一類是拖延症患者,幾乎每個選題到最後都要發尋人啓事。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害得我滿世界找人。

心裡那個急啊,做個題還能把人搞丟了?那就真“丟人”了。

還有一類作者讓人恐懼,你一定想不到——執行力溢出的人。勁兒勁兒的,像一臺快而不準的超級計算機。

我曾有個作者,上午剛派完題,轉頭吃個飯,他就說稿子寫好了。起初我心裡那個樂啊,以爲撿到大寶。一看,大概打了兩個電話,翻了兩頁百度,立意平庸,邏輯混亂,連背景材料都夠不上。

後來我得拉着他的手來派題,怕他一言不合就打開Word了。我強制要求他冷靜,啃兩天資料再出發。

有段時間,我都爲此鬱悶了。培養一個好作者咋這麼難?就像調一個老爺熱水器,不是燙掉一層皮就是冰桶大挑戰,永遠找不到那個最佳平衡點。

後來我去看作家的創作經驗,發現推理作家勞倫斯·布洛克就是上述兩類恐怖作者的結合體。

他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衝動得十匹馬都拉不住,“往往下午想到一個故事創意,第二天早上就已經將成稿遞給自己的文學經紀人了”。結果自然不怎麼樣,即使幸運發表,也沒半點水花。

後來他刻意讓自己慢一點,再慢一點,但又慢到不至於原地踏步。他稱之爲“創意拖延法”。他先把想法記在小本子上,有空就看,每看一次,潛意識就有所波動。隨着這些小活動不斷聚攏,構思就會越來越清晰。他有段話這麼說:

這個過程就像發酵,外面看就是各種東西混在一起,但不是硝酸對硫磺這麼火爆(變成火藥)。它就是安安靜靜地在那,一點一點地滲透、交換、反應。某個時刻,它會自己長出全新的東西。

布洛克還分享了他蠻有趣的拖延試驗。天天看小本子上的創意,腦子裡可能冒出很多奇怪的東西,例如某個八丈遠的詩人。他也不知道爲什麼想起,於是去讀他的詩,結果發現裡面是“暗格”,就像郭靖和黃蓉在密室裡修煉,意外轉動一個碗那樣逃出生天。

帶這些發散的思維和收穫,在各種岔路口遊走得差不多的時候,他知道腦子裡的這鍋湯燉好了——可以動筆寫了。

這麼看來,拖延不都是壞的,重要是如何拖延?有些拖延就是純粹擺爛,有些拖延卻是在“燉”創意。

怎麼區分兩者呢?前者是爲了逃避,開啓“焦慮—逃避—更焦慮—徹底擺爛”的無限循環;後者是讓思維自由遊走,先做“布朗運動”,再在持續試探中慢慢找到出路和秩序。

創意拖延不是爲停滯找藉口或掩護,而是動態等待,聚齊儘可能多的信息和可能性,充分發酵,保證自己做出正確的決策甚至孵化出讓人驚喜的創意。

後來,創意拖延也成了編輯部不聲張的共識。作者真的寫不出來或初稿特別拉垮,就再給他一兩週時間。不能再長了,否則“創意”二字就配不上了,將真正跨入拖延之列。

如果你也受拖延症困擾,我有以下四點建議:

1、看更多資料

遲遲無法下筆,很多時候是資料佔據不足之故。那就繼續看,繼續發現。

如有條件,找人聊效率更高,尤其是你所寫領域的大拿。人找準了,深聊一小時,勝讀十本書。聊着聊着,靈感的響指就來了。

2、每分每秒都在想

創意出現的機率,和投入的時間成正比。斷斷續續或偶爾想一下,就像用蠟燭燒水,滅一根續一根,鍋裡只見冒泡不見氣,這鍋水就永遠不開。

創作期間隨手帶着手稿,有時間就琢磨,坐也想,走也想,吃飯也想,洗澡也想,說不定某個瞬間就想通了。

3、隨手記錄

第二點如果只是空想,很多好東西也會溜走,還應該將思考的過程和一個個候選點子記下來。即使這篇用不着,不一定下篇不行。

而且這些創意也是素材。悉數記錄在案,囤積發酵,說不定會有新的化學反應。

4、思想的散步

就像前文所說,布洛克在憋稿的時候,突然想讀詩,於是就去讀,結果點亮了新的火星。

這就是思想的散步。如果在某個問題上久鑽不出,不如擡頭出來走走,讀讀其他東西。不管它是詩歌還是影評,說不定就有了新空氣。

這就像在家枯坐苦悶,久無良策,到後山走走,看看花,逗逗鳥,看看蝴蝶打架,不覺間便心曠神怡,七竅皆通。於是捂嘴竊喜,一路小跑回家——這種感覺別提有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