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停車場與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綠色出行比例達75%
日前,《國家碳達峰試點(瀋陽)實施方案》公開發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成效初顯,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8.5%;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
風能、生物質能替代傳統能源
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17.8%
《方案》提出加速推動遼中區、新民市、法庫縣、康平縣共210萬千瓦的集中式風力發電項目建成投運。進一步推動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高標準建設新民市、康平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加快推進沈北新區、法庫縣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在遼中區等畜禽集中養殖地區探索沼氣綜合利用模式,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到2025年,新能源發電總裝機規模比2022年提高28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17.8%;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裝機規模比2022年提高55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25%。
停車場與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
綠色出行比例達75%
探索建設離網儲能制氫試點,實施法庫縣、康平縣風電場綠氫製備項目。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80萬千瓦;到2030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60萬千瓦。加快城鎮充換電設施網絡佈局,推進停車場與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大功率新能源充電設施建設。以綠色交通綜合能源站項目爲示範,在有氫燃料需求的區域有序佈局加氫站。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化,新增和更新公交車全部採用新能源車輛,更新出租車全部採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引導鼓勵純電動汽車在巡遊車領域應用。到2025年,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30%;到2030年,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7%,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40%。
打造千億“儲能之都”
氫能產業實現年產值500億元
打造千億“儲能之都”,依託儲能重點項目,推動各種技術路線的新型儲能裝備和新能源動力電池製造及配套關鍵核心部件製造企業集聚發展。建設“北方氫都”,推動大東區氫能示範產業園區、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和鐵西區氫能全產業鏈聯盟項目等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加大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缸內直噴氫內燃機生產研發力度。突破氫能儲存運輸關鍵技術設備國產化瓶頸,培育壯大“制、儲、輸、用”一體化氫能產業鏈條。到2025年,儲能產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氫能產業實現年產值5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3.2%;到2030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5%。
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引導公衆“軌道+公交+慢行”出行
持續開展低碳醫院、低碳園區、綠色工廠、低碳社區和低碳家庭典型創建行動,將綠色低碳試點建設的碳減量納入碳普惠平臺。積極開展低碳出行創建行動,引導公衆優先選擇“軌道+公交+慢行”的低碳出行模式。推廣低碳消費,推行碳積分兌換機制,鼓勵居民自發申報綠色低碳行爲並兌換碳積分。倡導瀋陽馬拉松等各類大型活動期間,實施低碳綠色運營管理,鼓勵參與者積極參加低碳活動。通過“文明餐桌進校園”等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節約爲榮、浪費可恥”的餐飲風尚。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引導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標準的家電產品,減少一次性消費用品使用。在具備條件的住宅、公共建築、產業園區,分類推廣空氣源熱泵、“光伏+輔助熱源”設備、燃氣壁掛爐、生物質能設備等燃煤供熱替代模式。到2025年,全市基本完成散煤替代。
本報記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