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與病毒共存 預備應對Omicron死亡人數超過所有毒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正式向國人宣告未來必然會與病毒共存,從各國統計數字看,這個過程中Omicron造成的死亡人數將會比先前的毒株要高出許多。(圖/Shutterstock)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已正式向國人宣告,「清零已經不可能」、「未來必然會與病毒共存」,很明確地畫出未來臺灣防疫政策走向。既然要「共存」,國人就必須在心理上有充足的準備,未來我們身邊會有愈來愈多的人陸續感染Omicron,而且根據其他國家的統計數字,Omicron將會是所有新冠病毒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毒株。目前臺灣因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的人數爲853人,可以預料在與Omicron共存的過程中會遠高於這個數字。
一般人都知道Omicron傳染力強,但大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爲何會較先前致命性更高的Delta或Alpha造成更多的死亡病例?簡單說,就是其致命性雖低,但被傳染的患者人數會高數十倍,因此因Omicron死亡人數會比前幾個毒株多。
Omicron傳染力強,雖然致命性較低,但被傳染的患者人數會高數十倍,因此其感染者的死亡人數會比前幾個毒株多。(圖/陳俊吉攝)
如果用流行病學的名詞來說,其中的差異就是「死亡率」與「病死率」的不同。這2個名詞有時在報導時爲行文方便予以簡化而造成混淆,但實際上有明顯差別。所謂「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一定時期內某種疾病在人羣中造成死亡的比例,一般是用來測量疾病危險性的指標;而「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則是一定時期內某種疾病的患者當中死亡者的比例,用以測量該疾病的死亡風險高或低。換句話說,如果死亡人數是分子,前者的分母就是全部人羣,而後者分母就是患病者總數。
應對無法避免的與Omicron病毒共存,得準備足量的口服藥,圖爲新冠口服藥其中2種Paxlovid與Molnupiravir。(圖/路透)
因此,病死率高的,死亡率不一定高。例如臺灣曾經發生的SARS,感染者發病後來勢洶洶,死亡的比例高很高,但是因爲發病後很快死亡,相對比較沒有機會傳染給別人,因此SARS很快就絕跡,這種情況就是「病死率高」,但對臺灣民衆的「死亡率低」。
另外像狂犬病也是這種型態。它的病死率極高,但因爲症狀明顯、感染者存活時間短,因此被感染人數極少,造成的死亡率還不如艾滋病。根據國外現有的數據,這兩種病的死亡率差異高達百倍之多。
往與病毒共存過渡的過程中,必須加快推進兒童新冠疫苗接種進程。(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自然》雜誌的醫學報告指出,影響新冠病毒患者的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有5:毒株、年齡、健康狀況、疫苗與藥物。衆所周知,高齡民衆、未完全接種疫苗(含加強針)與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病死率高,而已確認的幾種毒株中又以Delta病死率最高。至於藥物,目前已開發出多種效用強大的口服藥,對降低重症率與病死率有很大的作用。
至於變異毒株,從新冠原始毒株開始一直到Alpha、Beta到Delta,病毒的傳染性增高的同時,病死率也隨之提高,一直到Omicron出現,雖然傳染力更強,但因爲與肺細胞的融合能力減弱,導致致病力大幅下降。也有專家認爲,Omicron毒性從統計數字上看減弱很多,還有個因素是曾感染其他毒株而產生抗體的人羣與接種病苗人羣具有免疫力,使其造成重症的比例降低,但是它的免疫逃逸能力又比其地毒株高,至於這些因素在實際人羣中造成的差異,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與統計才能釐清。
在推進與病毒共存的過程中,爲避免感染人數呈幾何式成長,所有防疫措施仍不可鬆懈。(圖/郭吉銓攝)
以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爲例,今年初康奈爾大學發表研究指出,相比Delta的5.3%病死率,到Omicron已下降至0.9%,英國2月底發佈的統計數據則稱,Omicron的死亡風險較Delta下降67%,而相同的統計數字在香港則只有0.18%,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Omicron病死率甚至低到0.1%,已接近流感的病死率水平。
不過,Omicron病死率雖低,但死亡率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造成的死亡率升高主要是傳染力太強,感染人數很容易暴增數十倍,因此造成實際的死亡人數會比其他毒株多很多。以香港爲例,過去2年疫情控制很好,但這波Omicron讓感染人數暴增,醫院都擠不下,病牀直接堆到醫院的室外空地上。3月份最嚴重的時候,每天有7萬多人確診,每天病死人數接近300人,一天的死亡人數就比過去2年的總和還高,是全球Omicron病死率最高的地區。專家分析稱,香港年長者接種疫苗比例較低,是病死率較其他國家高的主因。
影響新冠病毒患者的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有5:毒株、年齡、健康狀況、疫苗與藥物,普遍接種疫苗是最簡便而能有效避免重症與死亡的方法。(圖/黃世麒攝)
總之,就算Omicron病死率低,一旦感染人數暴增,死亡的總數仍會較先前幾波疫更多,這在許多國家的統許數字上都有相同的現象。此外專家們一再提醒,必須留意感染人數暴增時,醫療體系會遭遇極大壓力,可能還會導致很多非Omicron患者因未受到良好醫療照護而致死的案例。這種醫療資源分配就成爲另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也難怪臺灣的醫療衛生官員仍提醒民衆,雖然共存是大方向,但仍要控制疫情散播,做好個人防護與遵守防疫規定,避免出現幾何式成長而擠垮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