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軍援能防止戰爭爆發?
十月一日即將卸任的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示,因爲擔心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升高,北約不願在俄國發動全面入侵前提供基輔所要求的武器;但「既然我們現在可以軍援烏克蘭,那麼我們本可以透過軍援防止戰爭爆發」,這應是他離任前最後感想之一。但講得有沒道理?而烏克蘭的情況常被類比於臺灣,他的話也值得我們反思。
首先,烏克蘭的軍事建設與北約的軍援,最遲在俄烏戰爭全面爆發七年前就已積極進行。烏國軍費從二○一五年到二○二○年,幾乎是兩倍成長,最後約佔該國GDP的四%;同時也獲得北約的大力支持,包括經援、國安領域改革以及多項防衛合作協議。
美國最早以地方名義投入安全合作計劃。從一九九三年起,烏克蘭就已成爲美國「州夥伴計劃」會員,由加州國民兵與烏軍展開定期交流合作。據紐約時報報導,從歐巴馬時期,美就在武裝和訓練烏軍;二○一五年中情局啓動援烏特戰部隊訓練計劃;二○一六年北約協訓並裝備烏軍特種部隊二千人;二○一九年烏軍成立特戰部隊中心,這是第一個獲得北約認證的非北約單位,能在北約快速反應部隊架構下參與部署,此後烏軍參與多項西方軍事演習。
俄烏戰爭爆發半年前,美烏還共同主導一項軍演,有來自北約的十一個國家參與;美軍甚至提早部署至烏克蘭,先行對烏軍進行訓練。這樣的合作姿態當然是爲嚇阻俄羅斯侵略,但很明顯沒有用。
其次,北約各國自相矛盾的態度也讓人看破手腳。以美國爲例,爲怕被烏拖下水,自俄全面侵烏以來,就持續對烏軍作戰方式進行「微觀管理」,多次拒絕提供烏迫切需要的武器,並限制對烏的軍援以及運用方式,往往數月後才立場鬆動。
最近的例子是,美國曾堅決不讓烏使用美製武器攻擊俄境內目標。如今雖然解禁,但僅限特定地區,也還是不允許使用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等遠程打擊武器。本月美國國務卿和英國外交大臣一同前往基輔訪問,看來可能解除此項限制,但這似乎與英國先宣佈類似政策更有關。
如此綁手綁腳,就算不讓人聯想起美國在國共內戰時期爲迫國府坐上談判桌,限制使用美援武器,也該擔憂在當代瞬息萬變的軍事環境裡,國際援助的不足恃。從北約國家早就開始軍援,戰爭卻仍爆發來看,如果北約提早援烏,那也只是使戰爭更早爆發而已。
由烏克蘭所受待遇與北約秘書長言論反思臺海,烏克蘭已經打得這麼慘了,烏與北約間的合作又遠比美臺合作更緊密,北約秘書長卻只是想透過「軍援」防止戰爭爆發,意思很清楚是不會幫忙打仗。此外,史氏又指出「要結束這場戰爭,必須在某個階段再次與俄羅斯對話,但這必須基於烏克蘭的實力」;這至少暗示臺海若真無法避免打仗,賴政府除了要拖長備戰時間外,剛提出的二○二五年政府總預算案,國防支出「僅」佔GDP約二點四五%,恐怕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