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全球醫械企業市值榜單出爐,邁瑞第九

來 源: 醫療器械創新網

作爲現代臨牀醫療、防控、公共衛生和健康保障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醫療器械行業無論是供給端或是需求端都維持均衡穩定的增長。

據相關統計,全球頭部的醫療器械企業中,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總值達到了1.32萬億美元。這些企業不僅開發了衆多具有革新意義的技術,還針對不同細分市場進行了精準佈局,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2023年度,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總收入達到了4793.6億美元。

▲圖:外網

隨着技術創新步伐的加快以及醫療保健投入的不斷加大,預計至2028年,該市場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張至6379.6億美元以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資料,全球約有200萬種醫療器械,涵蓋超過7000個通用類別。接下來,我們將帶您深入瞭解在這一廣闊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

全球醫械市值TOP10企業

▲圖:醫療器械創新網

雅培

NO.1

1889.4 億美元

自1888年成立以來,雅培始終是醫療器械領域的重要支柱。目前,雅培的市值高達1889.4億美元,2023年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突破160億美元大關,其中糖尿病護理產品線貢獻了57億美元的收入。

▲圖:外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推出以來,FreeStyle Libre系統徹底革新了血糖監測的方式。作爲一款創新的可穿戴傳感器設備,FreeStyle Libre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用戶羣體,僅2023年第四季度便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14億美元的收入。根據醫療器械與診斷行業的報告,雅培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28年使FreeStyle Libre系列產品的銷售額達到100億美元。

直覺外科手術

NO.2

1337.5億美元

Intuitive Surgical,成立於1995年,是全球領先的機器人輔助手術設備提供商,市值1337.5億美元。其旗艦產品——達芬奇外科系統,廣泛應用於泌尿科、婦科、普外科和胸外科等領域的複雜手術,迄今已成功完成超過1200萬例手術。

2021年,Intuitive推出了My Intuitive應用程序,旨在通過分析達芬奇手術數據來提升外科醫生的操作水平。

2023年,Intuitive Surgical實現了22%的業務增長,預計2024年還將增長13%—16%。這一年,公司新增裝機1370套,初步收入達到7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

史賽克公司

NO.3

1290億美元

史賽克公司,成立於1941年,市值1290億美元,專注於骨科、神經技術、脊柱及手術設備的製造。公司以創新著稱,如推出用於患者移動的病牀和不損傷周圍組織的石膏切割器。YouTube科普人Steve Mold曾發佈視頻介紹這種“神奇鋸子”如何避免割傷皮膚。

2023年,史賽克全球銷售額達205億美元,惠及75個國家超1.5億患者。MedSurg和神經技術部門貢獻了118億美元收入,骨科與脊柱部門則帶來87億美元。其明星產品Mako SmartRobotics系統,特別適用於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手術,據2023年數據顯示,已累計完成超過100萬臺手術。

美敦力

NO.4

1065.3億美元

美敦力總部位於愛爾蘭都柏林,業務覆蓋150多個國家,已服務超過7200萬患者,作爲市值1065.3億美元的醫療器械行業領頭羊,提供超過70種醫療狀況的解決方案。

1957年,美敦力推出首款電池驅動的體外心臟起搏器,開啓了醫療技術的新篇章。此後,公司在植入式起搏器、胰島素泵、神經刺激器及微創手術器械等領域持續引領創新。

儘管2020年因法律問題支付了總計921萬美元的罰款,美敦力依然不斷推出新技術,包括FDA批准的InPen智能胰島素筆,專爲需要多次注射的糖尿病患者設計。

2023財年,公司報告全球收入超過310億美元,其中心血管產品線貢獻了115.7億美元。結構心臟、手術機器人、神經血管、糖尿病護理和心臟消融解決方案等高增長領域佔總收入的20%,彰顯了美敦力在多元化市場佈局與持續創新方面的實力。

波士頓科學公司

NO.5

991.3億美元

波士頓科學公司,市值991.3億美元,專注於介入心臟病學、心律管理、內窺鏡檢查、泌尿外科和神經調節等領域的醫療設備創新。2023年,公司收入達142億美元,推出了90種新產品,惠及超3700萬患者。心血管業務貢獻最大,收入88億美元。重要進展包括FDA批准WATCHMAN FLX™ Pro,提升房顫治療效果,減少中風風險。

此外,MedSurg的內窺鏡業務貢獻顯著,收入24.8億美元。

2024年初,波士頓科學以37億美元收購Axonics,增強其在泌尿和腸道功能障礙治療領域的能力。不過,同年4月,因Obsidio Conformable Embolic產品可能引發腸缺血風險,公司面臨FDA的一級召回。

Becton Dickinson (BD)

NO.6

678.1 億美元

Becton Dickinson(BD),成立於1897年,市值678.1億美元,是全球領先的醫療設備製造商。該公司專長於糖尿病護理、藥物管理、先進診斷、輸送系統及手術器械。BD的產品,如靜脈輸液器、導管和注射器,已向全球提供了超過340億件,影響了美國醫院90%患者的生活。

2022年,BD通過結合流式細胞術與熒光成像技術,實現了每秒15,000個細胞的高速分選。

自2017年收購CR Bard後,BD在全球血管通路器械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2023年11月,BD推出BD SiteRite 9超聲系統,具備實時針頭跟蹤和精確導管尖端導航功能,極大提升了醫療設備置入的效率。2023財年,BD報告總收入194億美元,其中BD Medical部門貢獻最大,收入達95億美元。

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

NO.7

536.9億美元

Edwards Lifesciences,市值536.9億美元,是結構性心臟病和患者監護創新醫療設備的全球領導者。

20世紀60年代末,該公司開發的Starr-Edwards瓣膜設定了機械心臟瓣膜技術的標準。2023年,其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業務銷售額達9.79億美元,展現了持續創新能力。

SAPIEN系列瓣膜自2006年推出以來不斷進化,2022年推出的SAPIEN 3 Ultra RESILIA瓣膜結合RESILIA組織技術,獲得FDA批准。

2021年,Edwards Lifesciences推出Egnite,一家以CardioCare爲主打的人工智能醫療保健技術公司,旨在通過AI改善心血管護理。2023年,公司預計收入將達到60億美元,持續推動醫療保健領域的進步,致力於改善患者治療結果和全球生活質量。

德康

NO.8

518.7億美元

Dexcom,市值518.7億美元,專注於糖尿病護理,特別是實時連續血糖監測(CGM)系統。

2006年,Dexcom推出了首款實時CGM——STS,次年推出STS-7,實現7天連續監測。

2018年,G6系統的發佈消除了指尖採血的需求。

2024年3月,FDA批准了Dexcom的Stelo,首款無需處方的24/7葡萄糖生物傳感器,計劃夏季上市,最長監測期爲15天。通過與UiPath合作,Dexcom利用AI自動化節省了2000多小時,德國市場的處方流程時間縮短了80%,業務增長提升了50%。

2023年,得益於G7的發佈,Dexcom收入增長24%至36.2億美元,預計2024財年收入將增至43.5億美元。Dexcom持續致力於糖尿病護理的創新和AI技術的應用。

邁瑞

NO.9

464.8億美元

邁瑞,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專注於患者監護、診斷成像和體外診斷產品,市值464.8億美元。

2006年,邁瑞成爲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醫療器械公司,2016年以19億美元私有化退市。

2008年,邁瑞以2.02億美元收購Datascope的患者監護業務,躍升爲全球患者監護市場第三。

2013年,1.05億美元收購Zonare Medical Systems,引入ZONAR Sonography®技術。

2023年9月,邁瑞推出TE Air無線手持超聲系統,支持移動設備連接。

2024年,邁瑞利用AI算法將醫生閱片時間從25—30分鐘縮短至半分鐘,並將AI應用於臨牀測試,以實現精準的數字細胞形態分析。2022財年,邁瑞收入超41億美元,其中患者監護和生命支持部門貢獻18億美元。

愛爾康

NO.10

401.1億美元

截至2024年4月,愛爾康市值401.1億美元,專注於眼科手術產品,包括白內障、視網膜和屈光手術以及先進人工晶狀體。

1977年,雀巢以2.8億美元收購愛爾康,2010年諾華又以283億美元從雀巢手中購得,直至2019年愛爾康重獲獨立。

2022年,愛爾康推出Systane iLux2系統,用於乾眼症治療,可在8至12分鐘內完成MGD治療。

2023年第四季度,愛爾康加大了在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利申請,涵蓋數據訪問控制、人工晶狀體選擇、眼球運動追蹤、術前術後數據整合及眼科圖像配準。

2023年,愛爾康全球銷售額達94億美元,手術解決方案貢獻53億美元。預計2024年淨銷售額將達101億美元。

小結

世界領先的醫療器械公司以其高市值而著稱,各公司憑藉獨特的技術和商業策略展現出了創新精神,精準地滿足了醫療領域的特定細分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提升解決方案質量與簡化企業運作流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進而提高了效率與效果。藉助人工智能的力量,這些醫療技術企業不僅優化了病患照護體驗,同時也促進了其市場價值和收入的顯著增長。

對於榜單上的多數公司而言,增長動力源於對創新的不懈追求以及對特定醫療設備需求市場的主導地位,比如糖尿病監控或眼科治療。儘管部分公司的成長得益於併購活動,使其能夠獲取前沿技術,但國內對正確研發的投資仍是這些行業領頭羊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些頂尖品牌所取得的成就強調了在競爭激烈的醫療保健行業中,持續創新、精準的戰略定位以及技術適應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爲 轉載發佈,僅做分享,文章中觀點僅代表原平臺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如若本文有與貴平臺發佈原創內容有重合之處,或未經授權使用,系原平臺行爲,本平臺僅轉載。 您可以第一時間聯繫我們刪除文章 ,我們會立即響應!

#2023年中國MRI報告

#2023年中國CT報告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2

#中國醫院信息狀況調查2021-2022

#醫用超聲#內窺鏡#監護#心臟電生理#康復#生殖健康#口腔#醫美#家用醫療設備領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