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臺灣可以先放一放?首先確保俄羅斯不敗,中國將迎“大變局”

2022年,俄烏戰爭打響。

兩年過去,形勢走向出人意料。

2023年夏天,瓦格納僱傭軍突然調轉槍口,向莫斯科進發。

雖然這場混亂,只持續了短短一天,但是它暗含了重重問題。

從沙皇時期,到蘇聯,再到今天的俄羅斯。

這個國家,經歷了太多起起落落。

穩住,發展

對中國來說,俄羅斯的境況牽動人心。

這並非無緣無故。

近幾百年來,中俄兩國有過結盟,也有過摩擦。

從簽訂《尼布楚條約》,到後來的“中蘇友好”,再到現在的戰略伙伴關係。

兩國關係一直,和大局息息相關。

現在的世界,正處在一個大變動時期。

如果俄羅斯在這場戰事中失利,很可能會打亂整個地區的平衡,給中國帶來不少麻煩。

在這個節骨眼上,中國需要冷靜看待局勢,小心謀劃。

既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也要爲地區的穩定出力。

臺灣問題,一直是我們心頭的一塊石頭。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統一的事情不能太急。

可是通過堅持走自己的路,慢慢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當前,西方國家處處防着中國。

從限制科技到經濟制裁,招數不斷。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保持冷靜。

就像當年在被封鎖的情況下,造出原子彈一樣,我們要在關鍵領域靠自己,突破難關。

同時,要多交朋友。

在能源、糧食、科技等方面尋找更多合作伙伴,打破西方的封鎖。

歷史一再證明,想攔住中國發展的做法,都會失敗。

上世紀50年代的禁運,沒能擋住新中國的發展。

今天的打壓,同樣擋不住中國的進步。

隨着時間推移,當西方在錯誤道路上走得疲憊不堪時,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自然會到來。

“百年大變局”

從改革開放到今天的快速發展,我們逐漸站穩了腳跟。

但環顧四周,形勢依然嚴峻。

放眼今日的亞太地區,美國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它通過與日本、韓國等國的軍事聯盟,在我們周邊佈下了層層軍事基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灣問題確實牽動人心。

但成大事者,必須沉得住氣。

現在,俄烏衝突的走向,可能比解決臺灣問題更爲重要。

這不是因爲臺灣不重要,而是局勢使然。

回顧冷戰後的世界格局,美國一直想方設法維持其霸主地位。

但世界在變,特別是近二十年,中國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世界的力量對比。

這種變化,就是人們常說的:

“百年大變局”。

東方在上升,西方的優勢在減弱,這是大勢所趨。

在這種形勢下,俄烏衝突的結果,將深刻影響亞太地區的局勢。

如果俄羅斯在這場衝突中失利,美國就能騰出手來,把更多精力放在遏制中國。

這對我們十分不利。

現在的關鍵是,要冷靜看待形勢。

從周邊做起,努力創造一個對我們有利的和平環境。

貿然去解決臺灣問題,反而可能事與願違。

當年,鄧公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就是深諳這個道理。

遠親不如近鄰

改革開放初期,兩國的生意還很少。

到了90年代,開始多了起來,但主要是小商小販倒騰日用品。

如今呢,兩國之間的合作已經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不像美國那樣,總是以老大自居,動不動就要管別人的閒事。

中俄之間,講究的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互不干涉對方家務事,有困難時互相幫助。

生活中常說,遠親不如近鄰。

中俄這兩個大國和睦相處,就像是亞洲地區的“定海神針”,爲地區的和平穩定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

從實際數字看。

這種友好關係,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去年,中俄之間的生意額達到了2401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四分之一還多。

就在今年8月,兩國一口氣簽了17份合作文件。

能源合作,是兩國關係中的一大亮點。

2019年,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這是兩國合作的一個重要成果。

根據約定,俄羅斯將在30年內,源源不斷地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總量達到1萬億立方米。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就是未來30年,中國的能源供應就有了一個穩定可靠的“大後方”。

除了天然氣,俄羅斯的石油也在源源不斷地流向中國。

去年,僅通過中俄原油管道,就輸送了3000萬噸。

另外,還有通過其他途徑運來的石油,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這些年中俄之間的生意,越做越大。

去年,俄羅斯成了給中國供應原油最多的國家,差不多佔了中國買進原油總量的五分之一。

天然氣的生意更是紅火,比前一年多了近四分之一。

這些數字看着枯燥,但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可不小。

家裡用的天然氣、開車加的油,很多都來自俄羅斯。

有個可靠的鄰居,能保證我們的“油罐子”和“氣罐子”總是滿的。

最近的消息說,中俄兩國正在計劃更多的合作。

光是已經列出來的大項目就有86個,總投資達到了1.4萬億元人民幣。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一個普通的高鐵站可能也就花幾個億。

這1.4萬億,那可是天文數字。

這些項目可不光是買賣能源。

從種地到造車,從化工到高科技。

有人可能要問了:這和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其實關係大了。

比方說,穩定的能源供應,能讓咱們的工廠少停工,讓咱們用能源的成本不至於太高。

合作搞農業,能讓咱們的糧食供應更有保障。

汽車製造的合作,可能讓咱們將來買車有更多選擇。

“獨行快,衆行遠。”

中俄兩個鄰居的合作,看似是國家層面的大事,實際上是爲了兩國老百姓的柴米油鹽。

只要兩國人民有來有往,日子就會越過越紅火。

敵人反對什麼,我們就要發展什麼

從沙皇時代到蘇聯,再到今天的俄羅斯。

它在軍事、能源和科技這三個領域一直都很強。

即便現在遇到了不少困難,這三個“法寶”,依然是它立足世界的根本。

細想一下,這三個領域,恰恰是西方國家最想在中國身上做文章的地方。

他們想卡住我們的脖子,不就是在這幾個方面嗎?

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老話:

敵人反對什麼,我們就要發展什麼。

美國人精得很。

他們深知中俄要是真心合作,對他們很不利。

所以這些年,他們變着法子要把中俄關系搞壞。

一會兒說中國太強,一會兒又說俄羅斯想稱霸。

這些小把戲,不就是想讓中俄之間產生隔閡嗎?

闖出一條新路來

現在的俄烏衝突,表面上看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事。

實際上,是大國博弈的一部分。

美國這些年在歐亞大陸上動作不斷,就是想把自己的勢力延伸到俄羅斯家門口。

如今,美國在這場衝突中投入了大量精力。

這對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如果美國騰不出手來對付中國,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時候,不就能少些麻煩?

有時候要借勢,有時候要等待。

當年毛主席講“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就是這個道理。

中俄兩國山水相連,都是大國,都有自己的本事。

如果能精誠合作,優勢互補,那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俄羅斯有先進的軍事技術,有豐富的能源,在某些科技領域也很強。

中國則有強大的製造業。

有廣闊的市場,有充足的勞動力。

兩國要是能把這些優勢結合起來,不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嗎?

大國之間的較量是一場持久戰。

面對當前的形勢,攜手合作是明智之選。

只要我們能堅持這個方向,就一定能闖出一條新路來。

中俄合作,不是爲了對抗誰,而是爲了兩國人民的福祉,爲了地區的和平穩定。

這纔是我們該走的路。

這樣,中國將迎百年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