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觀察:政策力挺5G/6G規模化應用;商業航天加速產業佈局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擴大5G規模化應用,並加速培育6G、量子科技、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與此同時,國家正通過設立萬億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聚焦前沿技術領域,爲通信產業鏈注入新動能。行業內企業積極響應政策導向,如中貝通信中標中國移動超10億元採購項目,展現出通信基礎設施需求持續釋放的信號。

一、政策驅動5G/6G與新興技術融合

擴大5G應用場景,加速產業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擴大5G在工業互聯網、算力網絡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並提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這一目標將進一步推動5G基站、光模塊等基礎設施的升級需求。例如,國內大模型快速發展帶動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塊作爲數據傳輸的核心部件,其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

創投資金聚焦硬科技,支撐未來技術研發

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設立“航母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重點支持人工智能、量子科技、6G等硬科技領域。此舉將加速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進程,例如量子通信技術可能率先在金融、政務等領域實現突破,而6G研發則需突破高頻段傳輸、空天地一體化網絡等關鍵技術。

企業響應政策,深化技術佈局

中貝通信近期中標中國移動通信工程施工服務項目,金額達10.88億元,涉及14個省份的傳輸管線建設,反映出運營商在5G網絡覆蓋和算力基礎設施上的持續投入。此外,AI領域創新活躍,中國團隊發佈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體產品Manus,標誌着人工智能與通信技術融合邁入新階段。

二、商業航天與低空經濟開闢新賽道

政策護航新興產業安全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列爲需“安全健康發展”的新興產業,並計劃通過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其規模化落地。商業航天領域,衛星互聯網、遙感數據服務等應用場景已進入商業化初期;低空經濟則聚焦於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方向,政策明確後有望吸引更多資本進入。

私募機構看好技術轉化與資本協同

多傢俬募機構分析稱,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與耐心資本壯大,將優化科技企業融資環境。例如,合成生物學、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需長期投入,而政策性金融支持可緩解技術研發風險。鬆禾資本等機構表示,將重點關注人工智能與通信技術結合的細分場景,如智能網聯汽車、工業機器人等。

產業鏈分化,企業戰略選擇差異顯現

儘管政策鼓勵前沿技術佈局,但並非所有企業均選擇激進擴張。例如,中海達明確表示暫未參投5G/6G通訊領域,而是專注於高精度定位技術。這種分化反映出行業在技術路徑和商業化節奏上的不同判斷,部分企業選擇在垂直領域深化優勢,而非盲目追逐熱點。

結語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爲通信行業劃定了清晰的發展路徑:一方面通過5G規模化應用鞏固現有優勢,另一方面以商業航天、6G等技術開拓增量空間。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驅動下,通信產業鏈將迎來新一輪技術迭代與市場整合,具備核心創新能力的企業有望在競爭中佔據先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