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培養複合型人才助力中醫藥“出海”
12月3日至4日期間,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主題爲“多元、傳承、創新:讓傳統醫藥造福世界”。本次大會設有9場平行論壇,邀請中外傳統醫藥國際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報告和觀點分享,圍繞草藥質量與安全、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融合、傳統醫藥教育論壇、傳統醫藥產品與監管論壇等議題展開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在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融合論壇上,來自中國、英國、德國、美國等多國專家學者分享了相關理念、經驗和實踐。當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面臨着哪些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主任仝小林表示,傳承方面,目前許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創新工作也在積極開展,目前最難的還是中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從概念提出到開展實踐已經多年曆史,但也遇到了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比如,疾病從始到終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中醫的辯證思維主要研究的是當下的問題,對於疾病上一階段、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還有待提升。”
“總體來看,療效是最核心的。”仝小林表示,所謂“思路改變出路”,他提到了“態靶結合”的辨治策略,即借鑑現代醫學中疾病生理、病理的變化,按中醫思維釐清疾病的演變態勢,全方位掌握疾病歸納核心病機,以確定“調態”之方藥,並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應用“靶藥”針對疾病加強靶向性治療,從而達到標本兼顧的目的。他提到,目前有不少中藥藥理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進展,這些最新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閣,要回歸應用到臨牀中,運用好這些“態靶結合”的藥物,既“調態”又“打靶”,是提高中醫療效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中醫藥也在不斷出海,服務於全球健康事業。仝小林表示,中醫被國際認可,關鍵是療效。“在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關鍵要培養更多既掌握中醫實用技術又掌握外語的複合型人才。這樣,在世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角落,通過一個專業中醫醫生就能發揮其影響力。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開展國際傳播的重要窗口,中醫藥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高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