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香港喜劇之王”,將黃子華和周星馳放一起看,差距就出來了

《破·地獄》作爲“港片之光”在內地已經超過1.83億票房,該片之前在香港也創造了1.42億港幣的票房紀錄,並榮登香港影史華語片票房榜榜首。

回望這份“香港影史華語片十大”榜單,2022年的票房冠軍《飯戲攻心》、2023年的票房冠軍《毒舌大狀》、今年的《破·地獄》都是由黃子華主演的電影。也就是說,“棟篤笑宗師子華神”已經實現“票房三連冠”。

相比之下,曾經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已經5年未有新作品推出,他的兩部主演的電影《功夫》和《少林足球》已被擠到“十大榜單守門員”的位置。對比近年來在香港電影圈混得風生水起、如日中天的黃子華,這位香港電影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卻顯得黯淡了許多。

加上在《破·地獄》中,代表着“初代喜劇之王”的許冠文,把衣鉢傳給了黃子華。這雖是故事情節,也難免讓人聯想到“喜劇之王”頭銜的傳承。

因此,就有人拿周星馳和黃子華來做對比,看看這兩位到底誰更“成功”。

正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麼一比較之下,還真能看出兩人從出身學歷、演員經歷、成名過程,到表演風格、知名度、影響力,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

下面,茄哥就再詳細比較一下週星馳和黃子華,兩人在華語電影圈到底誰更加“成功”?

一、“喜劇之王”與“棟篤笑宗師”都成名於90年代,但兩人當時在電影圈的成就“天壤之別”

周星馳和黃子華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兩人相差2歲(黃子華1960年09月05日出生,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出生),且都生於父母離異的家庭。

不同的是,周星馳在7歲時,他的母親凌寶兒和父親周驛尚離婚後,獨自將他們姐弟三人帶大,因此他童年時吃過不少苦,擺過地攤、賣過報紙。

周星馳中學就讀於香港聖瑪利奧英文書院,由於成績不好,中學畢業後就去做辦公室助理,沒有繼續深造。

而黃子華的母親帶着他去改嫁,雖然繼父對他也不好,但他好歹能夠讀完中學,並且留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攻讀哲學。也正是黃子華還在讀書的這段時間,1980年時周星馳簽約麗的電視臺,出演他的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

1982年,周星馳又和梁朝偉一起報考了無線電視臺第11期藝員訓練班,但他沒有考上,後來在戚美珍的介紹下,才進入訓練班的夜訓班學習。1983年,周星馳從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正式成爲無線電視臺的簽約藝員,一開始是做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1984年,無線演藝培訓班就停辦了,原本想做演員的黃子華回港後只好報考了編劇訓練班,成爲一名編劇。因此在整個80年代,周星馳和黃子華其實都在爲無線電視臺工作。

周星馳除了主持兒童節目,也積極參與電視劇製作,先後在《天龍八部》、《蘇乞兒》、《獵鷹》、《射鵰英雄傳》等劇中跑龍套,漸漸顯露出表演天賦及演員鋒芒。80年代後期,周星馳先後得到萬梓良和李修賢的提攜,由主演劇集到參演電影,慢慢開始轉型。

黃子華則做的是與“演員”不沾邊的工作,在臺裡的職位叫做助理編導,工作卻全是打雜,包括爲演員買外賣、端茶倒水、複印文件等。但是關於演戲,臺裡一個經理曾這樣勸說他:“你死心啦!你真的不適合做演員,因爲你生得唔夠靚仔嘛!”

1990年,元奎、劉鎮偉、吳思遠聯合推出跟風《賭神》的無厘頭喜劇《賭聖》,促成周星馳和吳孟達這對黃金拍檔的首次銀幕合作。

有別於“賭神”高進的嚴肅帥氣,周星馳飾演的“賭聖”左頌星是身懷特異功能的大陸青年,自帶不按套路出牌的搞笑氣質。

元奎和劉鎮偉都是不拘一格的導演,其執導的電影往往注重對演員自身氣質的發掘。《賭聖》這部作品,正是深入發掘了周星馳的表演才華,而他與吳孟達的默契配合,也使這種才華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現在觀衆面前。

因此《賭聖》當年拿下4132萬港幣票房,一舉打破《賭神》在前一年創造的3629萬港幣票房紀錄,周星馳也因此一戰成名。

周星馳畢竟在無線藝員訓練班接受過專業訓練,他能夠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以無厘頭的方式爲人物注入獨特的靈魂,這種喜劇化的表演方式深受觀衆喜愛。

1990年這一年,除了打破票房紀錄的《賭聖》外,周星馳與王晶合作的《賭俠》也以4034萬港幣票房奪得票房亞軍。同時《無敵幸運星》票房1880萬港幣,同樣表現不俗,這一年也被“星粉”們稱爲“周星馳年”。

接下來從1991年到1999年,他與陳嘉上合作的《逃學威龍(1991)》和《審死官(1992)》,又以4383萬港幣票房和4988萬港幣票房,兩度刷新香港本土電影的票房紀錄。

同時《整蠱專家》、《家有囍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唐伯虎點秋香》、《國產凌凌漆》、《百變星君等電影的表現也非常搶眼。

港人總說“雙週一成”,是90年代港片票房的扛把子。這其中周潤發以演技見長;成龍的功夫喜劇電影皆是大投資電影;只有周星馳的喜劇片投資少且票房高,因此周星馳被尊稱爲“星爺”,全港的電影公司都將他當作搖錢樹。

而同樣在這一年,已到而立之年仍一事無成的黃子華決定離開影視圈,轉行去做金融。他給自己準備了一場告別儀式,花了幾萬塊錢在香港文化中心租了一個300人的廳,將自己在娛樂圈邊緣掙扎的6年經歷演成脫口秀節目《娛樂圈血肉史》,沒想到竟意外走紅。

爲了這場表演,黃子華花了9個月的時間編劇本,將自己從業6年的掙扎與遺憾,變成了引人發笑的笑料,把自身的“悲劇”拿出來供人取樂。除了“解析”自己之外,他也把對娛樂圈亂象的嘲諷,以及職場打拼的辛酸與不易融入到表演中,激發起觀衆強烈的共鳴。

因此這場僅有不到300人觀衆的脫口秀表演,成了黃子華演藝事業新的起點。此後不斷加演,場地也由可容納300人的香港文化中心小廳改到可容納逾萬人的紅磡體育館,前後一共演了8場。

黃子華爲這種從西方引進入華人社會,又用粵語演繹的脫口秀藝術起了一個名,叫做“棟篤笑”。一種新的表演形式自此在香港本土誕生了,而其開創者黃子華也被尊稱爲“棟篤笑宗師”。

和周星馳一樣,黃子華也在1990年迎來事業上的突破,但他其後的發展,卻是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棟篤笑舞臺讓黃子華迅速走紅,也爲他贏得參演電視劇和電影的機會。

但演戲和棟篤笑表演是完全不同的,他在舞臺上尖酸刻薄的形象,反而會影響觀衆對他所扮演角色的印象。許冠文曾找他寫劇本,並邀他參演《神算》,但由於形象問題,電影找了黎明做主角,黃子華扮演的只是一個略帶猥瑣的反派小跟班。

在整個90年代,黃子華推出的棟篤笑作品包括《跟住去邊度》、《末世財神》、《棟篤笑雙打之玩無可玩》、《秋前算賬》和《拾下拾下拾年棟篤笑》等,每一部都很賣座,甚至曾經力壓張國榮和謝霆鋒,獲得了“香港最受歡迎男藝人”獎。

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很多人衝着他的名氣找他拍電影,接到的角色形象卻非常單一。有位導演曾跟他說:“你的棟篤笑形象太深入人心了,無論你演什麼,觀衆都會想着你那些棟篤笑的東西,我們也很難給你好角色呀!”

正是“成也棟篤笑,敗也棟篤笑”,“棟篤笑宗師”是黃子華的標籤,亦是他的宿命。根據統計,截至目前黃子華參演的電影多達63部,前面的58部作品票房都不盡人意,特別是他戲份多的作品,戲份越多,砸得越狠,儼然“票房毒藥”。

二、2000年後周星馳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內地,黃子華則紮根香港本土穩中求變

2000年,周星馳前往內地拍攝《少林足球》,其後隨着香港電影人北上熱潮,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內地。《少林足球》成就了周星馳和吳孟達的最後一次合作,在之後的作品中,他刻意減少了香港演員的人數,大膽啓用內地新人,以求全方位融入內地電影圈。

表演形式上,周星馳也有意削弱無厘頭風格對話在電影中所佔比例,以大量CG特效和動作戲演繹,取代以往的搞笑方式。《少林足球》就是這種風格轉變的集大成之作,電影將少林功夫和足球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觀衆耳目一新之感。

《少林足球》在香港收穫了6073萬港幣的票房,且周星馳憑藉此片奪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影帝等7項大獎(14項提名),可謂票房獎項雙豐收。

2004年的《功夫》則是周星馳紮根內地的首部作品。

該片將故事背景設定在1940年代的上海,不僅致敬了《七十二家房客》、《龍爭虎鬥》、《東成西就》等電影,還加入了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港漫《如來神掌》的元素,皆是對香港文化的完美呈現。

這部電影不僅在內地取得了1.95億票房的驚人成績,在香港本土也以6127萬港幣的成績,並斬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成爲周星馳在香港最賣座的電影。《功夫》和《少林足球》至今仍是香港影史最高票房十大華語片中排在第9位和第10位的兩部影片。

但在《功夫》之後,周星馳便萌生退意,其後執導的《長江七號》啓用童星徐嬌反串男主角,他本人只是扮演配角周鐵。而後面的《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雖仍在內地取得12.46億和33.91億的好成績,周星馳卻已經退居幕後,不再主演了。

再來看黃子華,他在90年代後期又回到無線,將工作重心由電影轉移到電視劇上。2000年,黃子華和鄭裕玲主演的喜劇《男親女愛》,一舉創下50點的最高收視率,成爲當年制霸TVB的最佳劇集。

2002年,黃子華又來到內地,主演了講述末代皇帝溥儀故事的《非常公民》。該劇演員陣容強大,包括蔣雯麗、秦海璐、陳瑾等內地實力女星,黃子華的形象與溥儀本就有七分相似,加上他對角色的深入理解,把這位末代皇帝的形象塑造得十分豐滿。

此時的黃子華在表演上已不像在90年代時那樣“浮誇”,經過多年的沉澱,他也終於擺脫“棟篤笑宗師”形象的束縛,演技日漸提高,能夠將角色內涵及特點生動地表現出來。《非常公民》雖是較爲冷門的作品,但黃子華的演技得到了業界的肯定。

2013年的時裝喜劇《My盛Lady》,是黃子華主演的最後一部劇集,也是他最重要的電視作品。憑藉此劇,黃子華獲得了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也叫做“視帝”,是香港電視圈男演員的至高榮譽。

在香港電影圈不景氣,電影人紛紛北上到內地發展的大背景下,黃子華依然紮根於香港本土,並穩中求變,逐漸在演藝經驗的積累中迎來蛻變,贏得演藝人生的轉折點。

三、2019年《新喜劇之王》的失敗令周星馳遭遇“滑鐵盧”,黃子華卻迎來電影事業新的開始

2018年底,由於正投入後期製作的《美人魚2》未能趕在2019年春節檔之前完成,周星馳緊急啓動所謂的“B計劃”,遊說王寶強加盟,並啓用新人鄂靖文僅用了1個月零20天拍攝完成《新喜劇之王》。

結果這部倉促上馬的應急之作,將“趕工”所帶來的缺點和瑕疵暴露無遺。雖然2019年上映後只用了14天的時間便突破6億票房,但隨之而來的是口碑崩盤,觀衆紛紛打差評,最終其評分直接降到5.7分,票房也定格在6.27億,周星馳遭遇“滑鐵盧”。

自此之後的5年來,周星馳雖嘗試與Netflix合作拍過動畫片《美猴王》;進軍短視頻市場推出過《金豬玉葉》、《大話大話西遊》;參加《喜劇之王單口季》真人秀節目,卻沒有再推出過新電影。

再來看黃子華,他在2018年的棟篤笑表演《金盆啷口》之後,宣佈離開“棟篤笑”舞臺,全身心投入電影的創作。同年由他主演的電影《棟篤特工》以4470萬港幣票房爆冷成爲當年的香港本土賀歲片冠軍,黃子華也終於擺脫“票房毒藥”的詛咒。

之後,黃子華便迎來“開掛的人生”,2020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乜代宗師》以6956萬港幣票房再度奪得香港本土票房冠軍;2022年的《飯戲攻心》報收7766萬港幣票房;2023年的《毒舌大狀》更以1.15億港幣的票房成績,使香港電影本土票房紀錄突破1億大關。

而2024年上映的《破·地獄》,在香港又以1.32億港幣的票房成績,創造了新的紀錄。該片目前在內地也已破1.58億票房,可見內地觀衆也同樣喜歡這部文藝氣息濃厚的電影。

周星馳導演事業的轉折,和黃子華演員事業新的開始,都在2018年,命運在這又重疊在一起,似乎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數。

四、周星馳與黃子華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

《破·地獄》是許冠文和黃子華時隔32年後的再度合作,在片中許冠文飾演的“喃嘸師傅”郭文,臨終前把衣鉢傳給了黃子華飾演的“行街”魏道生,有人說這也象徵着“喜劇之王”頭銜的傳承。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因爲早在1991年的《豪門夜宴》中,許冠文就用一個雞頭,完成了這種“傳承”。誰纔是真正代表香港本土文化的“喜劇之王”,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定義。

茄哥認爲,周星馳與黃子華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他們的表演風格不同,很難分出高低。

周星馳對於“表演”有更爲獨特的理解,同時他的電影總會將視角對準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呈現他們的不易和卑微,同時也表現他們的積極、努力與不屈。

比如:明知實力懸殊也要與“空手道大師兄”一戰的外賣仔何金銀;努力想要發揚少林功夫的“金剛腿”星仔;身懷絕技卻懷才不遇的特工凌凌漆。這些對於小人物閃光點的發掘,是周星馳電影最爲獨特的標籤,也是其感動和激勵過無數人的靈魂所在。

反觀黃子華,從2018年離開“棟篤笑”舞臺之後,他開始注重對於角色形象的深入理解和發掘,不再拘泥於喜劇表現,而是把喜劇當作正劇來演。劇本創作上也更注重對於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將視角瞄準當下,講述最接地氣的港人故事。

因此雖然帶着“喜劇”標籤,黃子華演的已不再是“喜劇”,特別是《破·地獄》,早已突破喜劇的範疇。

所以,我們無法再拿“喜劇之王”的頭銜套到周星馳和黃子華兩人的頭上。他們曾經都是喜劇演員,但如今周星馳是國產大片導演;黃子華是優秀的正劇演員,他們正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未來也將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