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不撤守:陳長文》蔡總統該爲「良制一國」努力

七大工商團體建議英文總統提出足以承接「九二共識」且對岸可接受的講法,讓兩岸恢復對話。圖爲蔡去年在民進黨第19屆全國黨代表大會時,宣佈進行憲政改革。(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臺灣川普卸任後均設法調整與大陸之關係,只是做法有別。拜登與習近平在同爲兩強副手時便有交往,正如拜登所說:「我跟習近平相處的時間,可能比任何世界領袖都還多,因爲我擔任副總統時,曾與他有過24至25小時的私人會談,跟他旅行1萬7000英里。我很瞭解他。」兩人於上月長達2小時電話會談後,拜登更說:「習近平很聰明,也很強硬,他骨子裡並沒有民主。…我這麼說並不是批評的意思,只是敘述事實」、「我一直都對他說,我們並不需要衝突。」均可看出美國已做足準備,積極促成美陸和解。

對比與習近平稱不上有「交情」的蔡總統,努力程度明顯比不上拜登,近期唯一的動作,僅以更換陸委會主委便想像兩岸可重啓交流對話、春暖花開。筆者擔憂臺灣在美、陸兩強夾擊之下,所面臨的風險與日俱增(包括戰爭),兩岸關係穩定才能減低臺灣捲入麻煩,蔡總統持續輕忽兩岸疏離所可能造成的弊害,待大難當頭恐爲時已晚,不論是近期疫苗卡關鳳梨無法叩關都將只是開端表相。兩岸關係已無持續虛耗、空轉的本錢,至於如何改善根本問題不在於誰當主委,而是蔡政府應對症下藥處理一直說不清的兩岸定位問題。筆者有兩點建議:

一、 肯定「九二共識」是重建兩岸交流的起點

歷經長達40年的敵對局勢,自蔣經國總統開放探親,兩岸纔有了對話,在《國統綱領》之下邁出「交流互惠」的第一步,期盼透過兩岸「互信合作」達到「國家統一」。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兩岸關係持續升溫,於2015年馬習會時達到高峰,正因當年馬英九以身爲中華民國總統之姿,清楚表明「兩岸主權互不承認,兩岸治權互不否認」的立場,雖然「不統」過於保守,但仍堅持着「不獨」、「不武」的「一中原則」。相比李登輝陳水扁現任的蔡英文,層出不窮的兩岸危機都源自那揮之不去的「臺獨心魔」。因此,筆者認爲身爲領導人都該從兩岸70年分治史吸取經驗,兩岸的冷熱關鍵在我們的領導人蔡總統,能否理直氣壯以「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定位面對習主席談兩岸關係。

大陸對臺政策始終以「九二共識」作爲交流的「前提」,不僅符合兩岸憲法,更是求同存異、化異爲同的重要基礎。習近平在2015年的涉臺言論中便「提早」釋出善意(也是警訊),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又說「九二共識」核心爲認同大陸與臺灣同屬一中,只要做到這點,臺灣與大陸交往就不存在障礙。然而,蔡英文隔年的就職演說看似四平八穩,卻僅談到「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之基礎,間接否定來自大陸的要約,兩岸關係當然好不了。

二、 堅持「一中原則」,百利無害且尊法

總統選舉早已結束,蔡英文有責任做一個全民的總統,即便兼任黨主席也該放下民進黨的臺獨包袱而善盡總統之責,對國人(包括大陸)明白指出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政策。筆者建議,在前提上須明確主張「一箇中國(九二共識)」,清楚表明反對「臺灣獨立」的立場,事實已顯現臺獨對兩岸關係有害無利且違憲,反之「一中原則」百利無害又尊法。即便蔡總統的兩岸政策看似大轉彎也未嘗不可,畢竟身爲中華民國總統依照憲法本不該將眼界侷限臺灣。當大陸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時,蔡總統應當即時加註(糾正):「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與大陸相加纔是完整的中國」!

筆者向來認爲實質的「制度」相比形式的「國家」更重要,而一個國家仍以單一制度纔是常態。因此北京政府如欲在「九二共識」另外夾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不僅因臺灣並非少數民族自治區或有如港澳之歷史背景,本質上不合於同屬「一箇中國」的兩岸,無法受到臺灣民意所支持。基此,蔡總統應當將創造「良制一國」的兩岸作爲剩餘3年任期的使命,力求兩岸長治久安、永保和平、遠離戰爭並且交流學習、加強民主並避免法治不進則退。果如此,則臺灣與大陸兩個不同的「中國製度」,就有機會統一在自由、民主、均富的「美好生活」良制之下!(作者爲法律教授、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