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悲觀?!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的防禦性悲觀
▲你是一個悲觀的人嗎?悲觀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適當的悲觀其實對人是好的。 (影/鄭淳予醫師x神經很有事提供,請勿任意使用)
▲悲觀也可以是一種力量,它在生活上是有其必要性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你是一個悲觀的人嗎?悲觀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適當的悲觀其實對人是好的,神經很有事要帶你瞭解悲觀的面向,以及它在生活上的必要性,原來悲觀也可以是一種力量!
▲防禦性悲觀屬動機取向的人,他們會有先入爲主的思想,然後把結果想得很壞。(圖/鄭淳予醫師x神經很有事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以下皆同。)
悲觀是天生的?護理師汪雅惠表示,悲觀可分爲三種類別,第一種是氣質性悲觀,亦是一般認知的「天生悲觀」,它和氣質是有相關性的,有研究也指出,人體內有兩種基因的變異會放大所接收的負面感受。第二種被稱爲歸因性悲觀,這類型的人會把過去發生的事情解釋成負向的經驗,認爲都是他的錯;第三種則是防禦性悲觀,屬動機取向的人,由於他們所期待的不高(通常是指不好的狀態),因此會帶有像自證預言(負向)的心態,他們會有先入爲主的思想,然後把結果想得很壞。
▲負向自證預言偏向毀滅性的反應,他們會覺得努力也沒用,所以自暴自棄,這是每個人都該避開的狀態。
但是,防禦性悲觀和負向自證預言還是有所不同,汪雅惠解釋,前者比較在意細節,會擔心準備得不夠周全而打最壞的打算;後者則偏向毀滅性的反應,他們會覺得努力也沒用,所以自暴自棄。汪雅惠提醒,是每個人都該避開的,防禦性悲觀卻是好的,過於樂觀的人會把事情都想得太美好了,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在受打擊後就變憂鬱,防禦性悲觀的人卻是不同,因爲他們已經把最壞的結局都預想好了,而真正的結果不會如同他們想像中那麼糟,減低內心的焦慮。
▲人要有防禦性悲觀,也要有策略性樂觀,在最壞的盤算中努力補強之餘,也要告訴自己不會有再壞的事情的了。
汪雅惠說,防禦性悲觀也有弱點,其一、拖延症,因爲他們把事情想得很壞,所以就會將問題往後拖,甚至不想去面對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其二、自我設限,每個人必須花時間分析自己的狀態,自我察覺和認識自己很重要,不然就會一直在同樣的問題中打轉。在這個世界有一點點的悲觀是好的,有了自我省察才能帶來改變,心理學家茱莉·K·諾列姆(Julie Norem)指出,人要有防禦性悲觀,也要有策略性樂觀,在最壞的盤算中努力補強之餘,也要告訴自己不會有再壞的事情的了,平衡這兩者纔是關鍵。
鄭淳予醫師x神經很有事,我們是一羣腦神經科臨牀醫護工作者,你將會看到我們醫護工作的日常紀實,我們也會用輕鬆幽默卻不失專業的方式,將重要有趣的健康知識傳遞給你,現有經營:粉絲團、YouTube頻道